第(1/3)頁 老君山后山三清殿里的六個老道士是真的有點老,年紀(jì)最小排行第六的徐逸仙都已經(jīng)九十多歲,排行老大的老君觀觀主王玄一年齡早已過百。 說起來他們其實已經(jīng)不怎么摻和觀里的日常事務(wù),全都交給下一代弟子打理,平時雖然在一眾弟子跟前露面也不少,也算是平易近人慈愛有加,可老君觀的大小弟子們還是將他們敬如神仙。 畢竟年紀(jì)與輩分?jǐn)[在那里,如果把他們算成一代祖師,那現(xiàn)在老君觀的弟子已經(jīng)能從他們數(shù)到第五代。 這六個無數(shù)徒子徒孫眼里的神仙祖師爺湊到一塊,從賣相看絕對稱得上出塵脫俗,或花白或雪白的須發(fā),寬大的道袍,沉穩(wěn)的做派,很符合在別人心里的神仙形象,就連挺著一個老大肚子的陶三山都一股仙人氣派。 老六徐逸仙坐的與老五陶三山比較近,雖然陶三山嘀咕的聲音很小,卻一字不差落在他的耳朵里,點頭贊賞道:“五師兄這個浪字用的頗為傳神。” 陶三山?jīng)]想到他竟然跟自己搭話,有點心虛看了看王玄一,小聲說道:“聽說這個字是當(dāng)年劉北斗劉老神仙用來評價咱們太上師祖的,你不知道么?” 徐逸仙道:“有所耳聞,可具體怎么回事就不大清楚了。” 陶三山正要說話,忽然聽見王玄一道:“大家在議事,如此嚴(yán)肅的場合,你倆鬼鬼祟祟嘀咕什么呢?” 陶三山嚇了一跳,轉(zhuǎn)過頭去,王玄一正盯著他們,干笑一聲說道:“我在跟六師弟說,大師兄修行有所感悟,那是修為更進一步的征兆,對咱們老君觀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大家一定要處理好觀中瑣事,好讓大師兄心無旁騖,專心悟道。” 王玄一點了點頭,說道:“這等識大體的話又不是見不得人,用不著那般鬼鬼祟祟,大大方方說出來就是。” 陶三山點頭稱是,松了口氣,幸好搪塞過去了,又忍不住心里吐槽,我們哪里鬼鬼祟祟了? 不料徐逸仙突然在旁插嘴,一臉莫名其妙道:“大師兄,五師兄剛才說的可不是這個呀。” 陶三山愣了愣,隨即向他怒目而視,猛使眼色。 王玄一挑了挑眉道:“那他說的是什么?” 徐逸仙屏蔽了陶三山發(fā)來的信號,目不斜視道:“五師兄說你閉個屁的關(guān),明明是又想偷偷摸摸下山去浪。” 大殿里的空氣突然變得安靜。 不知過了多久,王玄一幽幽嘆了口氣道:“我確實下山游歷過幾回,可那不也是為了修行悟道?對我來說,閉關(guān)和游歷,都是為了修行,甚至游歷的效果還要更好一些。” 陶三山收回對徐逸仙的眼神攻勢,連連點頭稱是,說道:“大師兄說得對,閉關(guān)和游歷只是形式不同,歸根結(jié)底都是為了修行,大可不必在意這些細(xì)節(jié)。” 徐逸仙瞪眼道:“這么說五師兄說的沒錯,大師兄果然不是閉關(guān),而是要下山去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