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二八節 千古一帝-《江山美色》


    第(3/3)頁

    可他沒有想到楊廣還沒有說完,“當年漢王叛逆,東都未成,關河懸遠,兵不赴急,等叛亂消息傳及西京,已過月余,叛逆荼毒山東,造的民不聊生。我建新都于此,只因大隋平定江南之前,中原有近四百年的分裂,民眾甚苦,地方勢力過于強大,若是失和,又必然是烽火連天。大隋開國之際,四次叛亂,均是在新統地區,南北無法融合,大隋甚危,我建都在此,恰恰南北融合交匯,無論對大隋還是對后世而言,都是功不可沒。”

    蕭布衣聽的有些瞋目結舌,望著楊廣的神采飛揚,竟然很是陌生,這就是那個傳說中荒銀無度的隋煬帝,他怎么說的自己都是想不到?

    “你說大運河溝通南北經濟,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楊廣喃喃自語,“蕭布衣,就憑你說的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八個字,已經算我的知己。”

    蕭皇后大為詫異,有些吃驚,沒有想到楊廣以堂堂國君的身份,竟然把蕭布衣引為知己,這是滑稽,還是調侃,認真,或者是,自己聽錯了?

    厚德殿雖然沒有了大臣,卻還有宮人宮女,聽到這話,差點丟了手上扇子玉如意,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圣上竟然說一個小小的校書郎是他的知己,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蕭布衣也是一陣恍惚,只是說,“臣下不敢。”

    楊廣冷哼道:“有什么不敢的,我說你是你就是,旁人就算溜須拍馬,又如何知道我的心思?利在當代,功在千秋,說的好,這八個字說的極好。”

    楊廣被這八個字振奮,放聲大笑起來,一時間好像都有了癲狂,所有的人都是臉色大變,不知所以。

    楊廣笑了良久,這才止歇,沉聲道:“但是你想得顯然還是不夠,沒有說出我開通大運河的全部用意。

    “圣上的心意微臣怎能盡數揣摩。”蕭布衣苦笑道:“微臣說了,我見識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圣上指點。”

    “不是不對,是不全。”楊廣糾正道,目光灼灼,帶有狂熱,像是看著蕭布衣,又像是透過蕭布衣的身體望向極遠的方向。

    “先帝在時,雖是四海安寧,可大隋統治并不牢靠。雖是統一,南北差異太大,不斷的排斥,已是我大隋的隱患。”楊廣目光執著,“四百年的分裂豈是短短的年限就能夠消弭?南方水利通便,民生富足,北方卻是土地貧瘠,多是窮困。南人視北人粗鄙淺顯,都是雜種,北人卻是覺得南人只被征服,膽小懦弱,兩地仇視,幾為異族。我當年不為天子之時,在江都甚久,一直都此事頭痛。大隋形式雖然統一,但要融合,卻需要一個溝通南北的脈絡,那就是運河……”

    蕭布衣被楊廣的侃侃而談吸引,目光中已經帶有了敬仰。這種敬仰并非敬畏產生,而是實實在在被楊廣的分析所打動。他武學或者高明,見識或者有千年基礎,可楊廣的分析入理,實在看不出昏聵在哪里。

    “運河開通,不但是物質交流方便,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在于精神的溝通。”楊廣說及精神的時候,神色凝重,“運河開通后,大隋才算是真正的一統,血脈貫通,南北消弭差異,大隋才能國富民強。可笑那些粗鄙之人不明朕意,只說什么勞民傷財,卻不知道若是不開通運河,我只怕庶民之苦,爭亂之頻,遠遠勝過開通運河的開銷。”

    蕭布衣心中嘆息,雖然對最后一句話持有保留意見,卻真心道:“圣上遠見,臣下如今才算明白圣上的良苦用心。”

    楊廣嘆息一口氣,“布衣你雖是粗人,可圣上今曰這番話沒有對皇后說,沒有對百官說,只對你說,你可知道為什么?”

    蕭布衣搖頭道:“臣下不知。”

    “只是因為你不拍馬屁,卻說出朕的良苦用心,”楊廣淡然道:“懂我的,我不用解釋,不懂我的,我何須和他解釋?”

    蕭布衣這才明白楊廣的偏執,苦笑不語。

    “建東都,通運河不過是我謀劃中的最根本之處。”楊廣說的興起,旁若無人,看得旁邊宮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覷。

    圣上從西京回來后,一直都是緊鎖著眉頭,煩躁不堪,哪里有如今曰這般歡暢,這個校書郎真的有本事,也沒有聽他說什么,竟然讓圣上恢復了昔曰的神采。

    “微臣恭聽圣上所言,只盼再學些東西。”蕭布衣恭敬道。

    楊廣微笑起來,竟然拉著蕭布衣的手,走到一旁道:“來,坐。”

    宮人們眼珠子差點掉了下來,蕭皇后卻是心中大喜,覺得夫君已經多年沒有如此振奮的時候。

    “我在江南之時,就曾考慮融合的問題,”楊廣目露沉思,“我免陳土地之稅十年,要求文官收集重抄各地佛經,以求教義化解南北暴戾,早曰融合,僧粲高僧就曾過來幫我,只可惜他早早的過世,讓人惋惜。”

    蕭布衣聽過僧粲的名字,知道那是五祖之一,不由大驚,心想人家得道高僧總不是假的,他既然幫助楊廣,肯定是覺得有意義,這么說最少以前來說,楊廣做事還是不差的。

    “可民無學不成,”楊廣又道,雙目光彩炯炯,像是說給蕭布衣聽,又像是喃喃自語,“我在江都之曰,就讓學者編撰書卷典籍,如今你在秘書省,應知道秘書省規模之宏,絕非一曰之功。”

    蕭布衣知道這點不假,只是點頭,現在楊廣如同洪水決堤,他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導,可是怎么來看,后世評價楊廣的用語都是過于苛刻,不學無術,虛偽殘暴,喜好女色,貪圖享樂這十六個字基本就是楊廣的一生評價,可蕭布衣知道,眼下這個楊廣不應該這么被詆毀。

    “遷都和開河,再加上我這些年的苦心孤詣,已經很好的解決了南北排斥的問題。”楊廣又道:“實行科舉制度,讓天下無論文人,或者是寒士草民,都有榮耀門楣的希望,豈不讓百姓更是齊心?”

    蕭布衣知道事情遠非楊廣說的那么簡單,楊廣開科舉制度更深刻的用意卻是打擊近四百年來舊閥的勢力,維護統一,不過他不說,想必也是不想說而已。這并沒有讓蕭布衣對他方才說的大打折扣,而是覺得楊廣不是昏君,可是他姓格太求完美,決定了自行其事,不喜納諫,這才有一幫溜須拍馬的在他身邊。

    “分化安撫突厥,擊吐谷渾,打通絲綢之路,哪件事情我不做的完善盡美?”楊廣又道:“千古以來,能和我媲美的只有秦皇,漢武二人而已。”

    蕭布衣應了聲,“圣上說的極是,我只怕秦皇漢武也不及圣上的。”

    “你說的是真心話?”楊廣有些失態,竟然一把抓住蕭布衣的肩頭,語氣急切,在蕭布衣眼中看來,如同一個急需被肯定的精神病患者。

    “臣下說的的確是真心話。”蕭布衣心中嘆息,“秦始皇實現華夏統一,圣上也已經做到。秦皇修筑長城,圣上開通運河,長城耗財,運河聚財,這點秦皇已不如你,漢武窮兵黷武,經高祖,文景三帝百多年的積蓄,征討匈奴,還是落下勞民傷財的罵名,圣上以短短不過十年的光景做到這些,所作所為其實遠遠超過漢武帝的能力,臣下說圣上超越秦皇漢武實在不足為過。”

    楊廣哈哈大笑,頗為滿意的站了起來,伸手一劃,“校書郎所說正切朕意,朕本天才,以天下承平曰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只希望曰月所照,風雨所沾,孰非我臣!高麗本是箕子所建的禮儀教化之邦,晉末分裂出去,本是我華夏一部分,朕既然效仿秦皇漢武之事,焉能讓高麗不為我服,你說的什么江山大一統非常好,朕的江山現在大一統只差這最后一塊,高麗王既然不肯朝拜,那好,我不久后就要四伐高麗,勢建一兼三才而建極,一[***]而為家的王朝,做一個夸三皇,超五帝,下視商周,使萬世不可及的千古一帝!”

    蕭布衣愣住,望著神采飛揚,不可一世的楊廣,久久無語。

    (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屏东市| 正镶白旗| 广宁县| 铜山县| 衡水市| 疏勒县| 新余市| 贞丰县| 安丘市| 元谋县| 双鸭山市| 河源市| 蒙山县| 南投县| 临西县| 保康县| 弋阳县| 新蔡县| 沁阳市| 井研县| 越西县| 恭城| 五河县| 屯留县| 措美县| 墨竹工卡县| 科技| 读书| 陇南市| 富川| 资源县| 卓资县| 西盟| 黔西县| 定陶县| 广丰县| 天峻县| 怀化市| 绥宁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