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很多人看來,唱功最容易被粉絲們給碾壓的人.這不就在這呢么?而且,我如果參加,觀眾一定很想看我被粉絲們爆殺,而且就算被爆殺了,我也不丟臉,白給的話題和熱度,誰不想要呢?” 好家伙! 洛詩瑤看向李景霖,直呼好家伙。 真正的算計,是將自己也當成籌碼嗎?我的霖哥?! “我只需要提前發一些新歌,搞一搞作品,露露臉,人氣回暖的會很快的,如果再加上我要價不高他胡明海不愿意,但其他利益參與者有的是愿意看我加入的。” “霖哥,你真的是” 一直阿霖阿霖這么叫的洛詩瑤。 在聽了這些話以后 今天終于面色復雜的承認了李景霖的哥字輩。 “你可真是個魔鬼。” 時間一晃,半周度過。 洛詩瑤的假期也結束,李景霖的工作也開始進入到正規。 在給吳霞老師和廖常勇老師全都交了歌以后。 《歌手》也終于更新。 騰戈爾老師精彩的演繹,果然如一開始預料的那樣。 直接炸翻了網絡。 這種十分民族,十分原生態的音樂,一般來說,在流行音樂中,是不流行的分支。 熱歌哪里輪得到這種歌曲啊。 拜托。 蒙古長調。 這聽覺感受都和傳統流行音樂完全不同的好吧! 況且,藝術家的歌曲,的確很少能火起來的。 但. 就是火了。 不管什么體裁,什么風格。 當真正觸碰到最本質的情緒時,全都要讓道! 【我聽的頭皮發麻!】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就繃不住眼淚了。】 【真的是太猛了,騰戈爾老師!】 【歌一響,我感覺我已經在草原上開始吃草了。】 【我感覺我在草原吃羊了。】 【我感覺羊已經在草原上開始吃我了!】 評論區幾乎全部都是盛贊的! 偶爾有那么一兩個不太喜歡這樣風格的,不喜歡騰戈爾的,評論幾句酸溜溜或是抹黑批評的詞.幾乎瞬間就被其他網友們的評論所淹沒。 尤其是在舞臺演出上的巨大對比。 在騰戈爾爆種之下,只有吳霞老師和廖常勇老師能夠在整個演出的架構與氣場上抗衡的了。 其他歌手的演繹效果. 全部遭遇了降維打擊,被干碎了。 這樣的對比,太鮮明了。 這,真不是其他歌手很弱。 而是因為對比的參考實在是太強了. 歌手與歌唱家的對比,在這一刻,簡直是無比鮮明。 作為本期的c位,騰戈爾這新作的收聽量,不斷的飆升。 而最為激動,最為炸裂的網友們。 正是全國各地的蒙古孩子們。 在喧鬧的都市中。 仿佛回到了草原,回到了大河,敬慕著長生天,仰視著狼圖騰。 而哪怕不是蒙古族的網友們,對蒙古完全不了解的網友們,也同樣感受到了那種豪放的浪漫。 華夏的文明,從來都是多元的。 彼此之間,能夠相互理解,感同身受,有著共同的歸屬感之外,更能感受各個民族不同的風情。 這是一種文化魅力。 而在這么一首歌的渲染與推廣下。 這種文化魅力,影響了很多的人。 而當真正看到創作者后。 網友們激動了。 【霖哥他真的好懂發揚非遺啊!】 【真的太棒了,華夏的音樂就該是這樣的,是五彩繽紛的多民族所構成的!】 【從之前的九州同就完全可以看得出,霖哥心目中的華夏音樂,是如何的廣袤。】 【他從潮汕漁歌,寫到蒙古高原,從東北大嗩吶,寫到西域漠北】 【當初的一曲《山河圖》,前段時間的《九州同》,再加上這一個又一個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他逐漸用音樂的碎片構建出一個真正多姿多彩的華夏音樂世界!】 很多網友們在仔細回想一下李景霖的作品之時。 驚訝的發現。 還真就是這樣! 他的華夏風,不僅僅只是空洞的華夏風。 融合著各種文化的元素,照顧不同的民族地域風氣。 他就是在盡力的展示著華夏的多元文化。 而不是只局限在民族配器,五聲音階,搞一聲戲腔這么公式這么簡單.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個奇奇怪怪的話題,便出現了。 #霖哥的下一首作品會寫哪個民族哪個地方?# 話題之中。 相當多的網友們熱情的參與進來。 熱度便也愈發高漲起來。 甚至跑到了李景霖的微薄下方留言。 【天府!必須是天府!】 【球球啦,給大江城一次機會吧!】 【藏仨,藏仨啊!啊!弗蘭人血書。】 【克拉瑪依是個好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