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旋即分開個人展示。 有時候,還會耍一點小花樣,搞點舞臺現場的娛樂效果。 比方說.兩者相互換一下主旋律與和聲的效果,或者是用分段式交錯演奏去表示對話感。 惹的臺下的觀眾們眉開眼笑。 這氣氛,倒是與很多人對古典音樂會的認知完全不同。 不僅不嚴肅,不端莊。 反而有點搞。 兩人所拿手的曲子,也是不斷的拋出。 有令人心潮起伏,情緒不斷被拉扯的抒情。 更有令人熱血沸騰的炫技。 兩位藝術大師所打造的這一次演出,簡直刷新了臺下不少觀眾對于“實力”的認知。 尤其是后臺。 后臺的這群人,早就已經看呆了。 大家對小提琴,對鋼琴的理解,大部分都是基于流行。 或是一部分比較耳熟能詳的古典。 可當大師真炫起技來,實在是太能令人刷新認知。 “臥槽!小提琴還能拉出這聲?!” “我去,鋼琴還能這么玩?!” 技巧就是為了音樂所服務的,夸張的,炫麗的技巧,制造無數種完全不同的音色,色彩,質感。 就如同給大家看了一場爆點十足的動作大電影一般。 而接下來,音響加入的妙用,更是讓觀眾們驚喜十足。 雖然只是播放伴奏,并且,倉促之下,并不會有太精妙的細致準備。 但電子與古典音效的交織,仍然是多了許多現代的流行感。 古典音樂,似乎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土豪大佬在臺下激動的雙手揮舞。 心臟砰砰的狂跳。 在情緒最為顫抖之時,甚至來一顆速效救心丸。 這并不是夸張。 在古典音樂的領域里,追星的狂熱度,是不比飯圈差哪里的。 只不過,一個是情緒上的激動,一個是行動上的激動罷了。 “感謝各位,感謝威尼斯!” 李景霖與汪雨嘉站起身,對著眾人深鞠一躬。 掌聲再一次如雷暴般響徹全場。 “bravo!bravo??!” 唰唰唰。 觀眾們激動的起立。 瘋狂鼓掌的同時,還想用意大利獨特的手勢表達內心的激動,一時之間有點手忙腳亂,張牙舞爪。 “encore!!” 有人大叫返場。 頓時,便再一次引起火浪般的熱情。 李景霖微微一笑。 返場這種事,但凡是個正經音樂家,都會做準備的。 自己更是不例外。 這么多年的音樂會生涯里,就沒有一次是沒返場過的。 “雖然時間可能不太對!但” 李景霖說話之時,會場瞬間便安靜了下來。 觀眾們激動的看著李景霖,目光之中滿是期待。 “還是要將《威尼斯狂歡》送給大家!” 李景霖將樂器麥夾在琴碼旁。 再一次引爆了全場。 “不要在意禮貌,不要在意矜持,今天就是狂歡節,盡情玩起來吧!” “《carnival of venice》??!” “嗷嗷嗷!??!” 熱情的聲浪再一次揚起。 伴奏響起。 熱情洋溢的音符灑入空中。 觀眾們仿佛提前感受到了這屬于威尼斯狂歡節的快樂! 沒有平日里的身份地位,財富差距。 所有人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裝,戴上面具,表演著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 有錢人打扮成乞丐,窮人一身華服扮成王子,走在路邊相遇,乞丐恭恭敬敬的對穿著華服的王子鞠躬,王子優雅的回禮。 李景霖愜意的演奏著小提琴。 不像是在表演。 仿佛單純是因為喜愛拉琴,拉琴可以帶來快樂一般,緩緩走下舞臺臺階,走在觀眾席兩旁的道路上,一邊奏響著音樂,一邊與每一位觀眾近距離接觸,進行眼神溝通。 觀眾們激動極了。 也沒有人在意音樂會的禮貌什么的了,當李景霖到了自己身邊,總會有驚呼與淺笑。 通過麥克風收音,又通過音響放大音效的音樂,不會因為歡呼而掩蓋住。 反而會讓整個氣氛變得更加熱烈。 李景霖的弓子上下翻飛,天花板難度級別的炫技信手就來。 夾雜在快速跳弓中的左手撥弦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在近距離的互動中,盡情的展現身為小提琴國際第一人的高超實力。 看的汪雨嘉是瞠目結舌,暗自在內心里感慨著,你李景霖是真會玩。 當下,汪雨嘉便也坐在鋼琴上,在李景霖演奏的中間段落,靈活而巧妙的加入一小段solo。 更是讓氣氛火熱起來。 看著李景霖在臺下四處亂晃。 汪雨嘉只恨自己彈的是鋼琴,沒法扛著鋼琴到處浪。 不然,高低也和觀眾們玩一玩近距離接觸。 當饒了一圈。 走回臺上的時候。 李景霖已經演奏了兩遍曲子。 當音樂徹底消散,只剩歡呼后。 李景霖再次鞠躬。 “威尼斯!” “威尼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