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算了,船到橋頭自然沉。” 李景霖心態回復的很好很快。 合上筆記本。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車程,終于馬上就要到家了。 還有點忐忑。 走出熟悉又陌生的車站,習慣性的排隊等車,坐上出租報點,司機師傅起飛。 李景霖的家境不能說是十分貧窮,但絕不富裕。 祖籍山東,當年祖輩差點餓死,闖關東過來的。 然后就是戰爭,戰爭,還tm是戰爭。 然后就是趕著災害饑荒。 兜兜轉轉后,在鞍山定居,背靠國企大工業廠,日子終于好轉。 又趕上支援三線,工業重心轉移,開放以后經濟重心南移。 說是振興東北,隔壁養雞場供應全國產量極高,隔壁的隔壁都造起了航母。 但經歷著下崗潮的李景霖父母...... 也就吃得起雞架。 工程技術方面的老父親,沒順著人才外流的趨勢往外跑,留下來當個普通工人。 以前在后勤的老媽沒工作,最后只得架起鍋點起火,收著隔壁養雞場賣不出去的零碎,炸起雞架。 這么一炸,就是十來年。 走到熟悉的攤位前,看著一個人忙活的老媽,李景霖捂了捂臉,神色復雜,微微嘆口氣。 自己的家庭條件,為了學音樂,自己也受過不少委屈與非議。 當年為了支援自己學音樂,老人家更是吃了不少苦,還經常被鄰里指指點點。 自己天賦一般,家境貧寒,也就努力還有點回報。 只能硬拼,硬卷,總算是卷過了一大票的同期。 作為百年難遇的天才,被當成重點培養。 后來學琴,生活,留學,比賽......這些大都是公費。 原本是可以讓父母生活好一些的,但父母總怕孩子受委屈,從沒有理所應得的覺得應該公費。 李景霖雖然窮,但更是在父母親身經歷下知道,學習,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知識積累尚未達到,一開始就盯著賺錢,對于李景霖來說,反而是浪費了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機會。 因為,有機會,就是最大的幸運。 直到出國留學深造,厚積薄發后,簽下了一些商業合同,才開始有“賺錢”這么一說。 “媽......我回來了!” 李景霖再也忍不住了。 快走兩步,來到攤位前。 “兒......兒子?” 陳秀愣了愣,看著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兒子,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 仔細確認后,突然鼻尖酸澀,激動的滿是皺紋的臉上布滿紅暈。 手足無措的放下手里的架子,在圍裙上連連擦拭自己沾了油的雙手。 “呀!兒子!你怎么回來了!!” 陳秀想趕緊接過李景霖的包,但剛伸出手,便又猶豫的縮回去。 于是又快速四下找尋,拉來凳子。 “快坐會兒,累了吧!我把這點雞架做完,咱就收攤!” “媽......你怎么還在擺攤啊......” 李景霖有些心酸。 “嗨......年紀大了,在家里也待不下去。” 陳秀眼睛有些發紅,但仍然滿臉笑意。 “這不是習慣了嘛.......我和你爹都是,閑不住!” 李景霖很帥,十分帥。 遺傳自自己的父母。 尤其是自己的母親。 當年,那絕對是十里八鄉內最漂亮的廠花。 可歲月的痕跡敲打在美人身上,美貌就如嬌艷的牡丹,風吹日曬,枯萎的很快。 在生活的重擔磨礪下,美貌難存。 “......唉.....那也別不舍得花錢啊,你兒子能賺!” 李景霖有些心疼。 呵呵一笑,如若開玩笑般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