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諸子百家的學習-《劉叔修仙記》

    這一日菩提祖師開始說《論語》,儒家創(chuàng)立者孔丘,先祖乃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孔丘門下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儒最早出現(xiàn)于孔丘先祖商湯之前的巫術時代,孔子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的傳統(tǒng)文化,并在這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完整的思想學派。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也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菩提祖師對弟子說道:“孔子之言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可是卻沒有君主愿意用,為何?”有弟子答道“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就違背天理,若是人人都能做到自然就好的,但是克己復禮這幾乎是無法實現(xiàn)的,更別說誰先仁誰后仁?對誰仁”又有弟子說:“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弟子覺得這句不夠嚴謹,若是父親所堅持的不對,難道我們也要堅持么?如果父親的想法和王上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是忠君了還是忠孝呢?”

    這一日菩提祖師說《墨子》,墨家有別儒家脫胎于貴族,且與儒家相對立,墨者多來于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目的,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墨者有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并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反對侵略戰(zhàn)爭,維護社會和平;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jié)約;反對厚葬久喪,主張薄葬短喪;反對奢靡的音樂活動,提倡節(jié)約人財物力;反對命運之說,主張強力從事。

    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yǎng)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yǎng),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jié)也。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菩提祖師說道:“眾位覺得墨家如何?”有弟子答:“不分貴賤地推薦、選拔、使用德才兼?zhèn)涞娜耍贿x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這就太過于理想了,君王是人,是人就有喜好,雖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古來少有君主能聽進忠言,想想周朝當年那么多諸侯國,如今也不過十指之數(shù)。”

    菩提祖師這一日講起楊朱學派,揚子是楊朱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字子居,魏國人。楊朱學派與儒墨相抗衡,衛(wèi)道之莊周。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nèi)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于一國,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內(nèi),可推之于天下。

    菩提祖師說道:“眾位弟子,怎么看楊朱學派?”劉叔答道:“弟子認為楊朱學派不做作,強于儒學,弟子覺得他摸到了門道!楊朱學派既似老子的身重物輕,又似莊子的逍遙游!”

    菩提祖師這一日談道境,道之境界人間只有煉精化氣-筑基,煉氣化神-金丹,煉神還虛-元嬰,煉虛合道-渡劫,這四個境界又分上品,中品和下品,其他妖魔鬼怪修煉的境界也是差不太多,只不過妖獸不是金丹而是內(nèi)丹,有了內(nèi)丹妖獸就能化形了,但大多數(shù)妖獸還是習慣了原來的生活習性,大多不會化形;再往上則要渡劫成功飛升后才能達成。

    仙人又分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個種類。

    鬼仙,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后一念清靜,出幽入冥,不生不滅,乃為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人仙,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zhì)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地仙,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間者也。

    神仙,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jié)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zhì)升仙,超凡入圣;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天仙,神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這五類仙人修煉法門也不相同,比如地仙,欲為地仙者,當立三百善。中有一惡,而前善盡毀。

    問世間誰人無憂、唯神仙逍遙無憂。大羅神仙居于大羅天,不老不死永生不滅,仙境極樂無所憂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鹤岗市| 湘阴县| 汝州市| 海淀区| 郧西县| 新源县| 朝阳市| 盈江县| 客服| 扬州市| 郯城县| 云龙县| 磴口县| 南召县| 锦屏县| 博湖县| 景东| 密山市| 铜山县| 华安县| 肥城市| 根河市| 林西县| 伊春市| 峨边| 安溪县| 明星| 澜沧| 资兴市| 扬州市| 礼泉县| 饶平县| 瑞安市| 汉寿县| 东乡| 临高县| 武平县| 周至县| 逊克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