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進行完了簡報,但是這并不代表任務就會立刻開始。 一般來說,像這種有著一定難度的任務,都是會經過層層論證后才能被批準執行,而在批準執行之后,還要通過一些方式對飛行員進行任務相關的針對性訓練——比如說像這次的山谷突襲任務,不可能讓飛行員僅僅依靠一條路線圖,就直接上來執行任務。 所以在簡報之后,四名飛行員有大約兩天的時間來進行專項訓練。 而這專項訓練,自然就是用模擬器來進行了,通過衛星掃描數據,在模擬器中建模出對應的地形環境,然后飛行員需要在模擬器中駕駛戰機穿越山谷抵達目標。 現在的建模精度自然不差,所以在模擬器中飛行的路線,就是真正任務時會采用的路線。 四名飛行員都利用模擬器進行了許多次的低空山谷突防專項訓練。 所謂熟能生巧,在多次的演練之后,他們都對本次任務的飛行路線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并把地形環境與飛行路線上的路徑點進行了對應,比如哪里有急彎需要注意,哪里地面起伏較大需要稍微拉高一些高度,哪里可以用最短且最快的飛行路線穿越之類的。 可以說,雖然按照他們的技術,之前也能完成峽谷飛行的任務,但是現在的他們要比之前熟練許多,完全可以將任務的風險和變數降到一個接近于零的地步。 于是,轉眼間便來到了任務執行之日。 任務是兩階段任務,第一階段早晨八點開始,由尹姆蘭人的戰機負責執行一些用來迷惑敵人的反輻射作業,吸引敵人地面雷達與預警機的注意力,為第二階段創造機會。 這也就意味著,尹姆蘭人要出動數個中隊的戰機來配合行動。 因此,在清晨時分,整個停機坪上便已然都是跑來跑去忙著為其對應的飛機進行整備的地勤人員,以及完成了整備,正在往跑道方向滑行或者已經在起飛的尹姆蘭空軍戰機。 在喧鬧的停機坪一角,是四架即將負責低空突防任務的帝國空軍戰機。 這些戰機早早便加滿了燃油,掛好了彈藥。 為了確保徹底摧毀目標的主要功能,兩架f-15e都放棄了對空能力,僅僅在兩側機翼掛架的外部各掛了一發中距離主動雷達彈,剩下的掛載全部是炸彈。 在機身掛架上,是四枚整整齊齊的,使用普通戰斗部的gbu-10激光制導炸彈。 這種炸彈與之前使用過數次的gbu-12原理一樣,都是普通炸彈上面加裝了激光制導套件,但是與僅僅只是五百磅級的gbu-12不同,gbu-10是兩千磅級別的炸彈,全彈重一千一百公斤,造成的毀傷面積是gbu-12的數倍有余。 這么大威力的炸彈,平時的主要用途就是炸橋梁、工事或者大型建筑,所以此時用來打擊軍工廠這種固定的建筑目標,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一發gbu-10下去,那威力可想而知,從廠房帶著里面的設施一塊摧毀,連重建的可能都沒有。 由于目標工廠沒有鋼筋混凝土保護,只是一座普通的工廠,所以倒也用不著鉆地彈。 普通的炸彈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總之,一架f-15e戰機掛了四枚炸彈,兩架戰機便是八枚。 八枚兩千磅的炸彈,足以把目標軍工廠炸的只因飛狗跳了。 除了炸彈之外,戰機還掛載了兩個標準戰斗吊艙,導航和瞄準吊艙,導航吊艙用來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地形跟蹤掃描,而瞄準吊艙自然就是為激光炸彈提供校準。 按照任務,極晝中隊將負責主要的對地攻擊任務。 鳶尾中隊也有她們的任務。 兩架su-37將攜帶多功能配置,在對空的基礎上確保了一定的對地能力,她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抵達作戰區域后,在f-15e雙機開始攻擊的同時,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并進行攻擊效果評估,如果可能的話,也需要用她們戰機上的鐵炸彈攻擊一些小目標。 像是地面防空炮這種小目標,總不可能直接一發兩千磅扔下去吧…… 顯然,鳶尾中隊的任務就要更復雜一點,相比于極晝只需要悶頭丟炸彈,她們還需要一邊警戒一邊觀察一邊偶爾抽時間去對地攻擊…… 不過考慮到她們的技術,把這個更需要應變能力的任務交給他們,自然更好。 似乎是讓飛行員們不要太過緊張,停機坪前方矗立的大喇叭上播放著令人心情愉悅,曲調輕快的歌曲,這是尹姆蘭人的傳統民歌。 “你們準備好了嗎?” 就在王宇低頭研究著平板上顯示的飛行路線圖的時候,他聽到機艙外傳來的問候聲。 王宇往外探了探身子,發現來者居然是趙上校。 看來他也很關心這次任務能否順利完成。 王宇還沒說話呢,就聽到坐在后座上的柳靈馨笑嘻嘻的回答道:“放心吧上校長官,我們時刻準備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