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里,用過晚飯,趙禎困乏的厲害,早早睡下。到底是年輕,加上日常滋補,只一夜,趙禎就恢復如初。
用過早飯,趙禎去村公所見了朱明生并村中鄉老,白芷想同父母兄長去天齊廟藥田,拉上程婉兒、金翠蓮二人一同前去。
昨日一場荒唐,三人對趙禎泡溫泉的提議,嗤之以鼻,尤其是程婉兒,事后對趙禎老大的意見,氣惱趙禎讓自己在白芷、金翠蓮面前失了顏面。
以此三人一拍即合,都隨白鐸等人去了天齊廟,留下趙禎一人在杏花村。
卻說趙禎同村中老人一番交談,見趙禎和善,這些村老從最初的忐忑不安中放松了下來。
從這些村中老人口中,趙禎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對趙禎祛除蛇患的感謝,再就是村東頭的兩株大杏樹和村子中央的這口【八角琉璃井】提到的最多。都言全賴這口井和杏樹,才有了如今的杏花村。
“麥熟時節,摘些自家食用,其他的只能留在樹上,或是鳥雀啄食,或是腐爛掉下。五六月份,家家戶戶食杏,只可惜這杏不耐儲藏,摘下來三五日就腐爛了。”
而后趙禎又隨朱明生村里村外轉了一番,按照蕭讓新作的縣志,趙禎把記載的靈田都轉了轉。靈田三十三畝,分作七處,最大的一處十一畝,最小的一處僅一畝三分。三處分布在杏林中,種著麥黃杏,如此多年下來,除了樹木長的高大些,與其他杏子并無什么區別。
趙禎道:“怎么不制成杏脯、杏干、杏醬之類?”
趙禎聽了,也在心里核算了一番:“按照朱明生所說,這兩株杏樹,一年產杏也有上萬顆,每年可供三十人增加屬性。”
走到近前,朱明生說道:“大官人,這兩株杏樹,據村志記載,建村前就存在了,樹齡最少300年。山上這片杏林都是這兩株古樹子孫。一到春天,大官人再來觀看,漫山遍野的杏花雪浪翻滾,從雪山峰上居高俯瞰,又像是片片云朵。”
相談了一個時辰,趙禎起身將這些村老送出村公所,又奉上酒肉米面,讓莊丁一路送回各自家中。
圓通道:“大官人,蓮花寺不過是處小寺,比不得師兄出身的五臺山,以此稱其為師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