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修在山林,大修在世間!”
這句話如當頭棒喝,振聾發聵,回蕩在蘇塵的心間。
直到副宗主離去,他才從中反應過來。
許久之后,蘇塵再次踏上路途,只是這一次,腳步變得更為堅定。
不遠處,目視蘇塵消失的背影,陽九感慨一句:“當初計紫陽可是耗費整整五十年才領悟到屬于自己的武道真意,也不知你這一走,又是多少個五十年!”
他心中輕嘆,卻也沒有多什么,轉身離開。
從首陽城離開,蘇塵一路奔波,沒有目的。
每經過一座城池,蘇塵便停留幾,打聽萬意功的消息。
這一座城池沒有,那就前往下一座城池,如此以往,反反復復。
半年的時間過去,蘇塵不知道走了多少路途,更不知道途徑了多少城池。
只知道他走過了元兵閣,現在已經來到了玄陰派疆域之內。
除了尋找萬意功外,蘇塵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明心。
他將沿途的所見所聞,都當成了養料,用來豐富自己的武道之路。
用足跡丈量大地,何嘗不是另一種修行呢。
此時的他,不再是當初意氣風發的年輕一輩第一人,而是一名苦修的尋常武者。
就這般,蘇塵一路向前,腳步未曾停歇。
路過八荒殿時,他沒有找到萬意功。
經過龍象宗時,他還是沒有找到萬意功。
尸傀宗、靈妖門、刀劍宗、上元宮……
兩年的時間蹉跎而逝,蘇塵還是一無所獲。
既沒有找到萬意功,也沒有明心成功。
失敗成為了常態。
這一日。
蘇塵從一座城池走出,滿臉滄桑,臉上蓄滿了胡須。
衣服還是那套衣服,但人卻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遠遠看去,仿佛有種英雄遲暮的落幕福
他一步一個腳印,緩慢的行走著,腳印積淀著歲月的痕跡。
“兩年了!”
來到紫江邊上,蘇塵仿佛看到了兩年前的自己,與江河下的倒影顯得格格不入。
兩年來,他幾乎走過了大半個圣元國,卻沒有打聽到任何萬意功的消息。
這讓他意識到,也許圣元國境內,并沒有萬意功。
他不得不停下腳步,思考是放棄,還是繼續尋找。
繼續尋找,意味著到頭來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放棄尋找,意味著兩年的努力盡數歸零。
他望著波濤洶涌的紫江,陷入了沉思。
忽地。
他看到了彎彎曲曲,卻依舊向下流淌的江水,眼中泛起一道精光。
“順其自然吧。”
不執著尋找,也不刻意放棄,就這么順其自然。
在領略不同武道的同時,尋找萬意功,即便沒有找到,亦有不菲的收獲。
這般想著,蘇塵內心逐漸釋然,不再糾結。
他再次踏上的路途。
這一回,他放慢速度,不再像之前那般,匆匆而過。
而是腳踏實地,走到哪里算到哪里。
心態的轉變,讓他見識到越多的風景,同樣也讓他的見識增長許多。
一顆心,在紅塵中翻涌沉浮。
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他將重心放在了明悟己心上。
雖然還沒有徹底放棄尋找萬意功,但他知道,找了五年時間,經過上萬個城池,還沒有找到,之后找到的希望無疑渺茫了許多。
倒不如換種方式,看能不能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武道真意路。
這條路或許很艱難,但不管怎樣,蘇塵都不會放棄。
哪怕九年過去,蘇塵依舊沒有找到這條道路,他還是會一直找下去。
如果前面本沒有路,那他窮盡一生也要蹚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武道真意路!
帶著這般堅定的信念,蘇塵游歷紅塵,感悟世間百態。
每一個腳印,每一次見聞,每一種經歷……都變成一種心靈的洗禮,讓他的一顆心變得越發通透起來。
但他很快發現,這種感悟,不夠深刻。
就像是一名看客,也許觀看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感悟,卻無法與真正經歷這些事情的人感同身受。
這般感覺,隨著蘇塵感悟的加深,變得越發清晰。
直到后來,蘇塵發覺自己一顆心正在逐漸變得麻木。
于是他放棄了以局外饒身份丈量紅塵,轉而以身入局。
他化名楊過,重新踏上這條不知盡頭的道路。
李王朝。
一個不知名的王朝,比大乾王朝還要弱,只有寥寥幾座的城池。
半年前,李王朝皇帝駕崩,皇室發生動亂,有奸臣逆賊禍亂朝綱,欲要踏上王途,取而代之李氏。
年紀輕輕的李王朝太子在長公主和一眾護衛的拼殺中逃出皇城,不知所蹤。
正當所有人以為太子犧牲時,一個月后的新皇登基大殿上,太子歸來。
他向一眾臣子道出叛賊襲殺自己的真相,號召他們討伐叛賊,平定叛亂。
無一人響應。
有人主動請纓,想替新皇擒拿太子。
也有人苦口婆心勸,讓其退位讓賢。
更有人磨刀霍霍,不加遮掩的殺意。
過程如何,百姓已經無從知曉了,只知道那過后,太子重登皇位,再建新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