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實人發怒起來,那才是真的可怕。 他們一直以來逆來順受,或許這個過程持續他的前半生,甚至一輩子。如果沒有一個讓他們忍無可忍的理由,或許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但如果他們逼到爆發,那么將要面臨的很可能是他們積攢了一輩子的怒火,哪怕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都會通通發泄到不長眼的人身上。 現在的李旦就是這個心情,從小時候受盡武家人欺侮,到長大后擔心母親隨時要了他命的提心吊膽與委屈,還有剛剛被兒子逼宮的恥辱,一股腦兒地發泄到了李隆基的身上。 “朕對你如此倚重,從未猜忌于你,就算是你姑母令人進讒言,朕也未曾想過要動你分毫!” 李旦的表情可謂是痛心疾首,他一邊打一邊痛罵道:“而你呢!朕沒猜忌你,你他媽倒是先猜忌起朕來了!畜生啊!畜生!” “阿耶又何曾沒有過錯?”李隆基強忍著疼痛反問道:“若非阿耶性子溫吞,凡事縱容姑母,我與她也未必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說到底,這一切不還是阿耶您造成的?” “朕性子溫吞?朕又何嘗想這樣!”不提還好,一提李旦的怒氣又不打一處來,“朕如此低調行事,凡事處處忍讓,不還是為了你們兄弟幾個嗎!你堂兄李重潤因為什么被殺你還記得嗎!還有你那含冤而死的母親!” “你說朕溺愛太平,可伱有沒有想過,朕的親人,大哥李弘死得不明不白,二哥被母親逼令自盡,三哥李顯被老婆女兒毒殺,朕只有太平這一個親妹妹了!”李旦吼到這里,情緒已幾近崩潰:“朕也是人!心也會疼!你們兩個都是朕最親的人,無論誰落敗朕的心里都不好受,可這一切朕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你說說,朕心中的煩悶能和誰說!” “阿耶……”李隆基此時已是淚流滿面,李旦說的話喚醒了他幼年屈辱的記憶——堂堂李唐皇室子孫。竟然淪落到改姓為武,甚至于那些個武姓外支都對他呼三喝四,而他也只能隱忍,記在心里不敢發作。 “現如今,再說這些已經沒意思了。”李旦擦擦眼淚,意興闌珊地擺擺手,“你皇爺爺還有二伯已經來接我了,接下來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三郎。”李旦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做著最后的訣別,“不要辜負阿耶對你的期望,做一個好皇帝!” “阿耶!兒臣起誓,若不能成為一代明君,就讓我被你活活打死!”李隆基面色堅毅地起誓道。 還有這種要求?李世民和李清對視一眼,不由得手癢了起來。 正所謂欲抑先揚,李清站出來,伸手按在李旦的肩膀上:“其實話說回來,你這三兒子登基后勵精圖治,也算對得起你的期望,整個開元這將近三十年的時代,倒也稱得上是開元盛世。” “人們所說的盛唐,便是在他執政時期的大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