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岳微微一笑。
三人的吹捧聽在他的耳朵里,幾乎沒有多少感覺。
沒辦法,類似的吹捧他聽得實在太多了。
關于工人工資高這件事,所有人都覺得是張岳心善,或者說傻。
畢竟給工人發(fā)的錢越多,自己掙的就越少。
妥妥的散財童子。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張岳真不是什么散財童子。
他給工人的工資是按盈利比例抽成的。
比如一個零件,張岳可以賣一塊錢。
那么這一塊錢,有兩毛錢是原料成本,兩毛錢是水電等固定成本。
剩下的六毛,張岳會給工人兩毛,自己兩毛,剩下兩毛用做公司的投資和發(fā)展。
只要分配原則定下來,其他都不會動。
工人知道自己生產(chǎn)一個零件可以掙兩毛錢后,就會拼命干活。
一天生產(chǎn)一萬個零件,兩千塊直接到手。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拿個五六萬,輕輕松松。
如果換成其他老板,見工人竟然能掙這么多錢,心里肯定不樂意。
你一天能生產(chǎn)一萬個零件是吧?
那好,我就把績效標準定為兩分。
一萬個零件一天兩百塊,已經(jīng)不少了,干吧!
工人又不是傻子,一萬個零件生產(chǎn)下來,人都要累個半死。
結果才掙兩百塊,不劃算。
于是他們就變得懶散起來,將原本可以完成的一萬生產(chǎn)量,變成五千。
這樣雖然一天只有一百,但卻輕松的多。
時間一長,有人覺得一個月才掙三千塊錢太少了,就辭職去做其他工作。
老板一看情況不對,立刻調整績效,將生產(chǎn)一個零件的錢變成四分。
這樣大家每天依舊生產(chǎn)五千個零件,但卻能掙兩百塊錢,還不錯。
于是那些一直在工廠干活的工人,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雖然自己的工作看似是計件,但自己一天的工資,和多勞多得沒有任何關系。
相反,你做的少,不僅錢一點沒少掙,反而能輕松很多。
于是他們就教導那些新來的人,干活千萬別太猛。
拼命內(nèi)卷,最后的結果只會是相互傷害。
大家全都摸魚躺平,才是真正的王道。
如此時間一長,公司就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任何活力。
至于張岳,真不是自己太優(yōu)秀,全靠同行襯托。
想到這,他站起身,對三人道:“光明電子廠的情況已經(jīng)清楚了,咱們走吧!”
三人點點頭,看張岳的眼神全是佩服。
別的領導去廠里視察,都是一大堆人陪著,走馬觀花,左看右看。
但到底真看明白了沒有,誰也不知道。
可張岳就不一樣了,隨隨便便找個角度,既了解了情況,還保持了低調。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三人剛走出會客室,就見剛才的前臺小姐姐,領著一個中年男子走過來。
前臺小姐姐看到張岳,立刻對自己老板道:“老板,就是他?!?br>
然后對張岳介紹:“張先生,這是我們老板?!?br>
對方笑道:“小張你好啊,你的能力我已經(jīng)聽說了,非常不錯。
我非常歡迎你加入我的公司,讓我們攜手共進,一起讓帶領公司走向輝煌。
當然,你的能力沒問題,但另外三人就不一定了。
我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考察。
不過我相信,他們既然是你的同學,能力肯定都不差。”
張岳搖搖頭:“這位老板,不用了。
聽說你這里工資太低,活也累。
我們已經(jīng)決定去隔壁的光明電子廠打螺絲。
畢竟這年頭,藝術設計什么的啥也不是,能賺到錢才是王道,對吧?”
看著揚長而去的張岳四人,設計公司老板:“……”
誰知他剛出門,石曼曼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張岳接聽:“什么事?”
石曼曼問道:“你現(xiàn)在在哪呢?”
張岳:“我???我現(xiàn)在和老郭大頭他們在一家設計公司面試呢?
怎么了?”
石曼曼:“?”
“那你面試成功了嗎?”
“沒有,失敗了?!?br>
“哈哈,我說你現(xiàn)在真是閑的無聊了,竟然跑人家公司搗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