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儲備金足夠,所以就有大量的試錯機會,從而增加成功率。 這樣看似投的錢比較多,但可以保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盈利?!?br> 誰知張岳搖搖頭:“三十個億太少了,我沒那閑工夫在這點錢上瞎耗。 所以要玩必須玩大的,三千個億一分都不能少。 如果低于這個數,我寧愿換個項目?!?br> 郭子亮:“……” 此刻他的大腦正嗡嗡作響,最少三千個億? 這么多錢怎么花呀? 如果換成那些腦子一動就幾百上千個心眼的人,聽到張岳愿意投這么多錢,肯定二話不說,直接答應下來。 畢竟有人愿意多給錢,怎么看都是好事。 至于具體執行,管他呢! 拿著記號筆可勁往大了畫餅就是。 反正自己是高管,最后項目沒搞成,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而且有這么多錢,隨便指頭縫里漏一點,就夠自己一輩子吃喝無憂了。 但郭子亮不同,他是一心一意做實業,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前程來看。 多了就是多了,少了就是少了,從沒想過畫大餅的問題。 當然,主要是他也不會畫餅。 難道就這么白白放棄? 絕對不行! 如果讓別人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拿來一份投資,最后卻因為對方給的錢太多,導致自己花不完才結束合作,肯定得被笑掉大牙。 所以自己怎么辦? 要不擴大規模? 郭子亮忽然心中一動,按照他的計劃,是生產汽車的常見邊緣化零件。 比如螺絲帽,車外殼,導線等等。 制作那種沒技術含量的。 這種沒技術含量的零件利潤非常低,那些大型汽車廠自己一般不愿意做。 畢竟要做就要招人,還有引進設備。 工人的管理,設備的維修都是大麻煩。 與其勞心勞力不討好,不如花點小錢找代工。 郭子亮之前是因為資金不足,才只考慮做這些配件的。 現在張岳給這么多錢,那么其他利潤較高的配件同樣可以做。 最多多花點錢,多挖幾個技術工程師,多引進幾種設備。 總之一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 自己手上握著大量資金,誰見了都得喊一聲郭大爺。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張岳一說,張岳笑著點點頭:“可以,要不你再計劃一下,把需要的錢寫清楚?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作為投資方,我需要看到你的方案,并判斷可行后,才能和你合作。 不然這就是對我錢的極大不負責?!?br> 郭子亮點點頭:“我明白,您稍等。” 說完他拿起筆,開始在紙上寫寫畫畫。 生產了這么多年汽車零件,他對每一個部位的造價,技術使用等一系列情況都很清楚。 所以即使計算的不夠精確,但大致還是沒問題的。 然而等郭子亮算完,卻又愣住了。 他驚愕的發現,即使自己把加工廠的規模開到最大,把所有能生產的零件都生產了。 最終的預算也只有六百億,和張岳的三千億差了整整五倍。 這倒不是說郭子亮不會花錢,關鍵是張岳的錢太多了。 可能有人會說,三千億并不多呀? 看看人家房地產商,隨隨便便就能欠兩萬億。 三千億連給對方還利息都不夠。 但那是房地產。 他們之所以能欠那么多錢,是他們把全國大小城市的地皮全都買了一遍,然后全部蓋成樓。 這些地皮加到一塊,比西方很多小國的總面積還要大好幾倍。 而汽車零件加工廠,就算再擴充,也無非是買上幾千畝地,然后在地上蓋房子,買設備,招工人。 所以對某些行業來說,錢再多都不夠,但對于另外某些行業來說,錢多了是真花不完。 他苦笑著抬起頭:“張老板,你給的錢真的太多了。 我的水平有限,我搞不定呀!” 張岳臉上露出耐人尋味的微笑:“你別著急,我覺得你主要是思路沒有打開。 三千億而已,隨便花花就花出去了,怎么可能存在花不完的情況?” “這個……”郭子亮拼命撓頭,“真花不出去呀!” “既然你決定生產汽車零件,為什么不把這些零件組合一下,拼接成一輛小汽車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