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在所有田徑項目里,100米的關注度,尤其是男子100米的關注度,一直都屬于歷史最高。
但最高和最高之間也有區別。
大家對男子100米比賽關注度達到巔峰,是2008年到2017年這段時間。
之所以這樣,完全因為一個人。
沒錯,他就是牙買加的短跑選手,超級飛人尤塞恩博爾特。
博爾特退役后,男子100米比賽熱度直接腰斬。
沒辦法,就拿東京奧運會來說,男子100米的冠軍成績為9秒80。
這和有博爾特在場的比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大家就算想關注,也提不起精神啊!
可就在今天,在中州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個關注度較低的世界大賽上,大家對這個項目的期待再次被拉到頂點。
原因很簡單,那個男人回來了。
突如其來,但又夾雜著無與倫比的霸氣。
他回來了。
半決賽,李智的心臟砰砰直跳。
但這不是緊張,而是激動。
原因很簡單,就在他的旁邊,相鄰道次,博爾特就站在那,猶如一頭巨大的棕熊。
沒錯,同樣晉級半決賽的李智,馬上就會和博爾特同臺競技。
這不禁讓他想起在京城舉辦的世錦賽。
當時蘇炳添就和博爾特分在相鄰道次。
二者唯一的區別是,當時蘇炳添在內道,博爾特在外道。
而這次博爾特在內道,李智在外道。
難道這就是上天注定嗎?
作為年輕一代最杰出的百米選手,李智的成績雖然沒辦法和蘇炳添、謝震業相比。
但他卻是最有潛力的,只需要再訓練兩年,他各方面的素質都會達到巔峰,到時才是他的舞臺。
至于今天,李智知道,這次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百米半決賽已經是他的極限。
因為他是所有選手中最后一名晉級的。
實力擺在那,就算是超常發揮,和決賽依舊有不少差距。
可是……
上一次看了博爾特一眼,和對方當年叱咤百米賽道相比,現在的博爾特盡管已經全力減肥,但還是胖了一大圈。
然而,這種對短跑運動員來說的過度肥胖,好像并沒有對這位傳奇造成影響。
他眼神堅毅,目光看向終點線充滿渴望,尤其是那種舍我其誰的霸氣,和無與倫比的自信,是李智根本不具備的。
忽然,李智跑向觀眾席,那里有他的教練。
教練手中拿著一支筆和一個記錄本,顯然正在寫著什么。
李智趁他不注意,一把將紙和筆搶了回來。
“喂,我說你小子……”
他這話并未說完,李智已經跑走了。
再次來到博爾特面前,李智將手中的筆和本遞給博爾特,用自己不太熟練的英語問:“大神,能給我簽個名嗎?”
這話他說的有些顫抖,畢竟大家都在為接下來的一槍做準備,精神高度集中。
現在有一名選手向另外一名選手要簽名,絕對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博爾特看了李智一眼,搖搖頭:“抱歉,我一般不給人簽名。”
李智一愣,臉上全是失望。
結果博爾特語氣一轉:“除非你能超過我,又或者晉級決賽。”
“這……”李智有些呆滯。
可等他看著博爾特充滿鼓勵的眼神,不知為什么,一股莫名的力量涌上心頭。
輕輕閉上眼睛,他將手中的筆和本放到地上,慢慢走上起跑器。
而這時裁判員也通知各就各位。
預備,
砰!
熟悉的電子槍響起的瞬間,李智整個人猶如離弦之箭,嗖的一下就沖了出去。
他雙腳踩踏地面,身體猶如奔雷,一步、兩步、三步。
這不是李智的最高速度,但李智卻感覺自己比任何時候都要快。
怎么說呢,這是一種感覺,突破的感覺。
眾所周知,百米跑雖然大家都在沖刺跑,也就是全程飆最高速。
但這種全程標最高速,和全程將所有力量都釋放出來是不一樣的。
對人類來說,如果全部釋放力量基本只能跑三十米。
那些經過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可以堅持五十到六十米。
一旦超過六十米,力量就會耗盡,與之而來的是速度的相對衰減。
雖然這種衰減比較微弱,可它還是衰減的。
比如早期的蘇炳添,剛開始就是全力爆發,沖到第一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