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喻在錦衣衛的保護下,帶著趙騰還有幾個培養了多年的秘書處大臣們登上了城墻,一上來就看見了無數人潮涌動的畫面。
從淮北帶回來的俘虜都是叛黨,其中組成了這條人龍的大部分都是私兵,要么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被裹挾著一起叛亂的平民。
換作是任何一個朝代叛亂都是殺頭的大罪,若是換一個人領兵的話,這差不多十萬俘虜能活下來的可能沒給個,要么殺頭要么坑殺。
但此次前往平亂的人是周生辰,不愿多做殺戮的他最終還是沒朝著這些人下手坑殺,而除了周生辰本身的意愿之外,其實周喻的命令也是重要的原因。
這近十萬俘虜在周喻眼中那就是十萬勞動力,修路修房子種田開山挖礦什么都能干的那種,怎么可能會輕易就讓這些人死了?
俘虜也是有價值的,特別是由各家好生養著的私兵的價值還要更大,發配西州丟給周生辰也好,還是直接賣給那些世家也好都能有去處,就算是挑選出來自己新立一軍也沒問題。
看著看著周喻就已經在想著到底要怎么安排這些被帶回來的俘虜了,開山挖礦種地都需要人,而且是人越多越好,工坊也需要很多純粹的勞動力去作體力活,外圍也需要很多的人。
虎賁軍也已經是一支合格的力量,用實戰證明了他們的戰斗力,如今倒也是再立一新軍的時候了,可以將虎賁軍一分為再征兵八萬,以老帶新在建一支新軍,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斗力,新軍一旦建成能做的事情也就變得更多了。
看了一會,周喻開口道:“你們都想想要怎么安置這些人。”
馬上就有人問道:“陛下是準備將這些人留下,可如此多的俘虜如果不殺不放,每日耗費的物資也都會是一個天文數字啊,恐怕朝中的大臣們會有不同的意見。”
又有人道:“倒也不能留,這次淮北一戰帶回錢財糧食無數,只要能撐到下次秋收這些俘虜便可自給自足,叛亂乃是大罪放了肯定不行,但殺之可惜留下還能做點事情。”
一個個參謀大臣在后面開始商量起來,既然周喻發話那留下就是肯定的,可怎么分配怎么安置那可也是個不小的問題,十萬人可不是個小數字。
到了第二天一早,周喻就盛裝來到了城外,朝臣們也都分分到齊,在無數人的見證下兩萬虎賁軍帶著三萬西州軍開始了獻俘儀式,周喻也大肆獎賞了這五萬大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