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鄧艾咕嘟咕嘟飲了一盞道:“不、不知大將軍可有好一些的堆肥之法,可教這、這些軍屯兵士使用?” 曹爽想了想道:“吾手上好的堆肥方法便是漚肥之法。” 鄧艾不解的問道:“大、大將軍什么是漚肥之法?” 曹爽笑著道:“漚肥其實很簡單,把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和河、塘泥及人糞尿同置于集水坑中,通過發酵而成的肥料。 漚肥可分凼肥和草塘泥兩類。凼肥可隨時積制,草塘泥則在冬春季節積制。 凼肥就是拿人和畜的糞便和雜草樹葉之類的組成的,草塘泥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使用人畜糞便和河、塘泥組成的, 這兩類都可以放在露天便可以進行堆肥,利用冬季的兩三個月便可成肥,在第二年的初春時節便可投入使用, 現在已是七月,今年是來不及使用這種肥料了,不過在冬季可以將它制成,留待明年初春使用,在明年秋季汝等便可見證它增產的效果了!” 鄧艾欣喜道:“末將明天便讓、讓人將大將軍的強制堆肥令頒、頒布下去!” 曹爽又想了想道:“吾回洛陽之后,便去命人去請給事中馬均打造些新式鐵梨讓士載所掌管的江北五郡之地來率先使用,吾相信必能很好的節省耕作的人力和畜力!” 在腦海中浮現出后世的堆肥之法時,曹爽的腦海中又想到了曲轅犁這種耕作利器… 使得這種原本在唐朝后期才出現的耕梨在歷史長河中早出現了四五百年。 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 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于深耕,且輕巧柔便,利于回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于江東地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