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午夜郡守府中的酒宴散去,諸將臉色通紅,一臉高興和醉意的出府,讓早已在此等候的親衛提著油燈翻身上馬,在前面引路,護送諸將回城外大營歇息。 而城外大營中的將士也才在這時掃蕩完曹爽讓主簿楊綜帶人送來的酒肉,臉上帶著滿足、高興的在營帳中胡亂躺下, 沉沉的睡去,一時間魏軍大營中鼾聲一片,只有巡夜的士卒在營中每隔一柱香的持長槍在營中各處巡邏,“咔嚓、咔嚓”的鐵甲間的摩擦聲、整齊有序的沉悶腳步聲給睡夢中的將士更添幾分安全感。 值夜的兵士分布于營中各處要害處肅立值夜,以防吳軍來襲。魏軍將士滿足的是因此番大勝吳軍, 曹爽讓主簿楊綜率營中軍需官采買了些酒肉讓將士們飽食葷腥、痛飲美酒,在此之前魏軍中層、上層都還能每月或多或少見些酒肉, 而下層將士則是比普通百姓的生活稍好一些,但他們還要養家糊口,不能夠把“工資”拿來買酒肉,幾個月才能吃上幾口酒肉。 曹魏的兵士每年每人供應六十斛,每月五斛,每天1斗6升多。 東漢一斛約27斤,即士兵每月135斤,按現代3元一斤的米價計算,三國時期,曹魏士兵的基本工資是405元(米即工資,可以換錢) 《鄭子真宅舍殘碑》記載,東漢時漢中城內“別墅”10000錢一處;東漢時一斛米等于100錢,曹魏兵士每月供應5斛,相當每月500錢。 換句話說,20個月的工資可買一棟市中心“別墅?!保ó斎唬部赡?0個月后血染疆場) 這個數字可能是以未去皮的稻谷計算的,如果按去皮的稻米計算,只有8升左右。 這個標準比漢代士兵標準要低很多。 實際上,這個數只是個虛數,在很多情況下,士兵吃到的糧食比這個數字少,畢竟上邊還有各級將領還有在這里邊分一杯羹,士兵能讓自己和家人吃飽穿暖就算很不錯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