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后院一出戲,顧文軒和周半夏是絲毫不知。 聽從劉氏安排早點休息的兩人早已熄燈溜回書房。 一個講課,一個聽課似過了十一點就休息。 自然更不知三更半夜顧老太在被窩里和顧老爺子嘀咕了什么。 次日,顧文軒照舊早起,依然在朝食之前背誦古文,而周半夏也迎來了難得的無須早起輪值的一天。 迷迷糊糊之間見有一書生‘挑燈夜戰(zhàn)’,驚得她一下子瞪大雙眼。 還好! 不是誤入聊齋! 是軒子! 是臨睡前聲稱“三更雞鳴五更天,正是男兒讀書時”的軒子。 周半夏原本想問顧文軒要不要進‘書房’學習,卻見他看似在無聲背誦,索性不打擾,翻身繼續(xù)睡覺。 這一睡,再醒來,睡過頭了。 拉開窗簾,天已大亮。 顧文軒已經(jīng)去鎮(zhèn)上。 不止他跑了,跑了的人比昨天還多,連昨天半步不出院門的顧大郎也不見了,不知去哪兒了。 難不成公爹昨晚來不及找老四叔合作,老爺子一早帶顧大郎去縣城尋訪名師了? 此想法一閃而過,周半夏將疑問深藏于心。 只字不提的向馬珊打聽起可有熟悉的獵戶家有好東西愿意出售。 她打算買些稀罕野味山貨當年禮,卻礙于不知本地究竟有何特產(chǎn)能拿的出手,又不至于大費銀兩。 大致上弄清楚這邊山脈都有何好東西以及相應價錢,周半夏委托馬珊有空回娘家?guī)退蚵犚欢? 閑聊了幾句,眼看連老四嬸也要帶兒女回娘家,她趕緊回房,縮在房間里更不愿意出去了。 窗戶用透光的紙糊著,光線還可以,找出小半夏給高老夫人準備的一副繡字經(jīng)文,還需幾針就可完工。 只是到了午后屋里有點暗,白天又不好進空間,為保護視力,周半夏決定不做繡活了。 即便連肌肉記憶也完美繼承了,還是有些手生。 急是急不來的,好在最少還有個把月時間準備。 哪怕她還計劃等滿新婚一個月去一趟府城,給老太太的年禮也不想親自上送門,畢竟這邊再寄都來得及。 只要說是給老夫人的年禮,王掌柜肯定會盡快幫忙托人帶到府城交給高管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