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用試著從祖竅內分出一縷真氣,緩緩導引下沉,順著支流徑路,來到胸前肺部。
自此起始,橫行而出,沿著上臂內側下行,過肘中,上虎口,至拇指內內側末端,便是《少清劍訣》沖脈的第一關——手太陰肺經。
吳用稍作嘗試,別說沖通這一路了,真氣貫肺,隨后就遇到了一股極有韌勁的阻力,仿佛前面有一層氣膜在阻擋著自己前進。
“此非一日之功。”
吳用自知今日絕無可能再進一步,非得壯大祖竅內的真氣方才可以嘗試,便也不急于一時,退出了觀想,稍作歇息。
此時已是深夜,約莫亥時,一日未進食,肚子咕嚕嚕叫喊,吳用出門取了饅頭,就坐在竹樓外屋檐下的臺階上吃了起來。
飽飽一頓,將近子時,他卻沒有感到一絲疲乏,反而精神異常飽滿,毫無睡意,于是乎取了玄虛子老師給他的卷冊,來到屋外,在月光下淬煉血氣。
血霧小人兒在他身后揮拳踢腿,一板一眼操演《五元靈樞拳》,吳用身上時不時蒸騰出白沫與黑氣,血氣愈來愈凝實。
待兩個時辰后,吳用停止觀想,血霧小人兒緩緩收功,打完最后一趟拳,消散成一蓬血霧,一絲一縷回歸吳用體內。
吳用握拳,放松,握拳,放松,照舊稍加體悟,手臂筋肉虬結,覺著自己的氣力似乎又長了一兩分,不過進度似乎有限。
他沒有著急,老師特地與他說過,這一門劍訣與《少清劍訣》不同,講究錘煉血氣,待血氣自豐,方可嘗試導引氣感,功行自成。
“這劍訣真真獨特,真氣不從祖竅導入,而發自體內,由血氣沖引……”
吳用稍加感慨,把抄本往下翻到了《形意練法》這一卷。
“呼……練個技法吧。”
吳用伸出右手,虛握拳頭,大拇指內扣,食指上壓,指窩處余留出一隙。
保持在這個姿勢一陣子,隨后他放松復原五指,隔了數息,又再一次捏出這一拳頭,如此周而反復,腦袋里試著牢牢記住這一感覺,盡量保持每一次的姿勢沒有誤差。
“老師說要形成肌肉反射,這劍訣當真古怪,難道是握劍的手勢?”
他練了一陣,休息時候取出來了老師贈與自己的那口金色小劍,試著用這個手勢握劍,可怎么都不習慣,哪哪都不舒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