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著他又從旁邊帶過來的一個手提老帆布包里面拿出來一個硯臺出來遞給了黃蓄。 這個硯臺是一個青石材質的,上面有大兩個存墨的圓形開口。硯臺面上刻有靈芝紋圖案。 “這個硯臺多少錢?”黃蓄又問道,這東西一般不怎么值錢,除非是名饒或者材質好,不過這個看上去還是比較少見的。 “給五十元咋樣?”老葛道。 “這個先不,你把其它挖到的東西都拿出來看看!”黃蓄又道。 接著老葛把上午挖出來的東西都拿了出來,這些東西有一些錢幣,一些瓷片,一些生活用品雜件。 黃蓄最后花了200元把他挖到的東西都買了下來。 “老葛,你今中午回去嗎?”黃蓄問他道。 “你下午過來買東西我就回去把東西帶過來。”老葛道。 “那你帶過來,我們兩點還是在這里見面。”黃蓄道。 他覺得自己一個人挖寶的時間跟精力畢竟有限,以后肯定還是會以買別饒東西為主。 像很多的收假家,人家根本就不去一線尋寶,直接花錢買就可以了。 黃蓄一個人也不可能把整個城市或者更多的其它地方的東西都探尋到,他只能在自己的時間里在一處地方尋找,發現一些東西。 “那我下午帶過來!2點左右在這里見。”老葛道。 從老葛這里離開后,黃蓄就又騎上偏三輪返回了出租房。 到了之后,他先把東西都放到了出租房里,然后帶上裝探測器的背包,洋鎬,鐵鍬就又出門了。 重新來到挖機挖路的地方,黃蓄組裝好探測器調試好后,就開始在這里探測了起來。 雖然一些有錢幣的好土層被挖機挖到渣土車上越土場了,但是這邊散落的土面上還是能夠探測到一些東西。 黃蓄剛用探測器在這些散落的土層里面掃描了不久,就感應到了金屬的聲響。 還是輕車熟路的把這個東西挖了出來,發現是一個銅水煙袋。 這個水煙袋因為長期的混在泥土里,面上有很多的銅銹,黃蓄沒有細看,直接把它放到了背包的方便袋里。 他拿起探測器繼續在這里探測著,很快,探測器又感應到了聲響,這次根據響聲傳出來的方位,他用洋鎬挖出來了一疊筒子錢。 這疊筒子錢有十幾個,黃蓄看了一下兩邊的兩個,發現一個是康熙通寶,另外一邊那個只有滿文,也是一個清代的錢幣,不過要開了筒子才能知道是哪個皇帝的名字。 他把這摞筒子錢也收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探測中,黃蓄又探測到了一些錢幣,還有一個簪子,銅鎖以及其它的一些雜件。 在挖機挖土側面挖與未挖之間交界處的側面墻腳位置,黃蓄發現了一處那種黏土層,就是之前的那種錢幣很多的土層。 黃蓄用洋鎬在這個位置又挖出了很多的銅錢跟銅元,還是跟之前那樣,直接帶著黏土裝進了蛇皮袋子里面,打算等以后有時間了再清理出來。 不過這一塊面積不大,一些黏土已經被挖機挖走了。 等把這里能掃蕩的東西都掃蕩完后,黃蓄看了一下時間,快中午一點了,肚子也餓了,他就收拾好東西返回了。 【長期求月票,推薦票,有票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誠謝所有支持的朋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