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抗戰前,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各有其學生自治會;三校雖然聯合組設西南聯大已久,但是一直處于遷徙動蕩之中,事務冗雜,千頭萬緒。到昆明稍事安定后,為了加強全體同學的團結,也為了同兄弟學校學生共同舉辦各種活動,學生中各方力量便有了建立聯大學生自治會的設想,于是三校原來的學生干部廣泛交換意見,邀請國民黨、三青團、群社、基督教青年會“團契”,以及某些省籍同鄉會等幾方面的代表成立籌備組,從一九三八年底就開始醞釀籌備,后經多次討論,最終制定了學生自治會選舉辦法和活動章程。
一九三九年春,經得聯大校方同意,聯大學生自治會正式成立了。
據聯大學生自治會章程規定,學生自治會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其代表由各系各年級按人數比例選舉代表組成,每二十人選舉代表一名,不足二十饒也可選出一名代表,超過二十人,在四十人以內的選兩名代表。召開代表大會時,當場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學生自治會正副主席,選舉干事會正副主席和總務、文書、事務、課外作業、康樂等股干事十數人,選舉評議會正副主席和委員若干,選舉監察會正副主席及委員若干。
針對學生自治會的第一次選舉,西南聯大黨支部十分重視,專門在翠湖中央的海心亭舉行了一次黨支部會議。
王亞文有些面色凝重地看著大家:
“我今年七月就從聯大畢業了,相信以后諸位身上的擔子會越來越重。就拿這次的自治會選舉來,咱們跟三青團相比就很不占優勢啊!目前聯大黨組織的力量還十分微薄,咱們要盡可能地去積極爭取要求進步的同學,爭取在選舉中當選重要職位,取得話語權。在座的各位,你們全都要去參加選舉,能選上一個是一個!陳確錚,你在同學們當中的人緣兒不錯,加上你的黨員身份相對比較隱蔽,這都方便你盡可能地去團結同學,爭取當選一個能辦實事兒的職位,選上個主席副主席當當,怎么樣,有沒有信心?”
“我一定盡力。”
王亞文臉上露出欣賞的神情:
“陳確錚,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知道我為什么這么相信你嗎?”
陳確錚不明就里地看著王亞文,搖了搖頭。
王亞文笑了笑,從包里掏出一張報紙,頗有氣勢地拍在了石桌上。
“陳確錚,你子可以啊,不聲不響干大事啊!”
陳確錚掃了一眼報紙,跟茶館里曹美霖拿出來給大家看的是同一張。
“陳確錚,上次開會我建議大家多寫文章,你這不聲不響就寫出了一篇,還真是悶聲干大事的人啊!不過話回來,學哲學的就是不一樣,你這篇《論目前戰局與敵后抗戰的幾個問題》可是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啊!有理有據、深入淺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嘛!《南風》的編輯張克誠還特意囑咐我轉告你,讓你以后一定要多寫一點文章出來,我們可都等著拜讀你的大作呢!”
陳確錚回憶起這篇文章引起的的“筆名風波”,笑著搖搖頭:
“我那篇文完全是一時興起的急就章,可算不得什么‘大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