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chapter list
青云街在翠湖東北角,街上有條靛花巷,史語所就在這條巷子里,胡承蔭之前從沒有來過。他一路從大西門進了城,沿著文林街一路向西,路過云南大學之后再走一小段,青云街便到了。胡承蔭找到了一六九號的門牌,在門口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握住銅制的門環,輕輕叩了叩門。“來了!”陳達先生的聲音由遠及近,胡承蔭聽著有些匆忙的腳步聲,想是小跑來的。大門一下朝兩邊拉開,陳達先生的笑臉從門后露了出來。跟上課時候的西裝革履不同,陳達先生上身穿一件圓領的絨衣,外面套了一件毛坎肩,下身穿了一條粗布的褲子,腳上居然穿了一雙雨鞋。“胡承蔭!我一猜就是你!今天早上我釣到兩條大黑魚,很是肥嫩!你來得剛好,趕緊嘗嘗你師母做的魚湯!”這時候,一位系著圍裙相貌端莊的中年女士從屋內走出,笑著朝他們招手:“湯盛好啦,快來吃飯吧!”想來這位就是師母,胡承蔭趕緊鞠了一躬。三人坐在桌前,桌上擺著一大碗黑魚豆腐湯,聞來香氣撲鼻,陳達先生看胡承蔭有些拘謹的樣子,笑著介紹道:“這是我夫人,姚培蓀。”“師母好,我是陳先生的學生,我叫胡承蔭,現在在聯大讀社會學系三年級。”陳夫人笑道:“他這個人一定很無趣吧?連他的學生都說他講課無趣。”胡承蔭一愣,騰地一下紅了臉,卻仍鼓起勇氣說道:“師母,對不起,那個學生就是我。”“哎呀,是嗎?那個勇敢說真話的學生就是你啊?我覺得你說的沒錯,我跟他過了半輩子,他這個人哪,確實十分無趣!”胡承蔭窘得臉都紅了,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陳達先生則笑著擺了擺手,表示不必介意,他端起碗喝了一口湯,露出滿意的神情:“當年蘇東坡埋頭猛吃河豚后大呼‘也值得一死’,這碗黑魚豆腐湯也不輸給他的河豚吧?”陳夫人笑著勸道:“你快別掉書袋了,承蔭,趕緊嘗嘗我的手藝!”胡承蔭喝著鮮美的魚湯,思緒卻已飄向一年多前的長沙南岳衡山。彼時胡承蔭雖然沒有轉系,卻旁聽了幾次社會學的課程,陳達先生教學態度十分嚴謹,上課之前總是認真準備好教學提綱,在課堂上完全依照提綱講述,跟那些在課堂上興之所至便滔滔不絕、隨性揮灑的先生們相比,他的課堂顯得有些沉悶,少了幾分瀟灑。課間時分,胡承蔭偶爾能聽到同學們在私下里議論陳達先生的課無趣,不如別的先生的課好玩兒。不知道是不是陳達先生對學生們的議論有所耳聞,離開長沙之前的最后一課,他鄭重其事地向同學們征求對他講課的意見。雖然陳達先生讓大家暢所欲言,可臺下大多是選了陳先生課的同學,而且陳達先生平日里不茍言笑,跟大家很有些距離,同學們都有些怕他,再加上對期末成績的擔心,此時人人噤若寒蟬、一言不發。胡承蔭卻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他一個旁聽生,什么都沒在怕的,索性站起身來:“先生,我算了一筆賬。我們每星期上課三次,共六小時;從宿舍到教室往返一次一小時,三次共三小時;上課加往返,一星期總共要花九小時。一學期如以十八星期計算,共為一百六十二小時。我們這一學期下來的確跟先生學了很多東西,可既然先生嚴格按照講義來講課,那先生如果將講義發給我們,我們只要幾小時或一天便可仔細閱讀完畢,省下的時間可以讀別的書,不更好嗎?”胡承蔭至今還記得陳達先生當時微微漲紅的臉,神情略顯窘迫和慍怒,他來回翻了翻自己的講義,借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他合上講義,放回提包之中,沉聲說道:“大學所有的參考書,書局里都能買到,照你這種說法,那么我們這些人便是多余的了,辦大學便也沒什么必要了。”陳達先生說完這句話,未及胡承蔭回答,下課鐘聲剛好響起,陳達先生一刻沒有停留,即刻起身離去。全班同學面面相覷,都暗自松了一口氣。出乎胡承蔭的意料,他這一為眾人情愿的“義舉”并未被大家當成“英雄”,他們反而尷尬地回避著他的目光,逃也似的離開了教室,很快偌大的教室便只剩下他一人。胡承蔭在那間空蕩蕩的教室里坐了很久,懊悔之情如生命力頑強的藤蔓般在他的心里生根發芽,箍得他透不過氣來。他一個旁聽生,一個社會學的門外漢,什么都不懂的他怎么能如此輕率地去指責和質疑陳達先生的授課方式呢?況且是用如此冒昧的方式!在蒙自的課堂上重逢時,胡承蔭已經轉了系,正式成為了陳達先生的學生。胡承蔭本是惴惴的,可陳達先生不但面帶微笑,還第一個叫出他的名字,表達了對他轉系的支持,似乎全然忘記了曾經的不快。雖然魚湯十分鮮美,胡承蔭卻有些食不知味,若不是經由師母的口,陳達先生定然不會舊事重提,他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真的傷了先生的心。留意到胡承蔭的窘態,陳達又盛了滿滿一碗魚湯放在胡承蔭的跟前:“培蓀,都是過去的事了,提它作什么?來,承蔭,再喝一碗!”胡承蔭一連喝了三大碗魚湯,吃了好多魚肉,把肚子吃成了個皮球,師母才饒過了他。吃完飯陳達把胡承蔭帶去了后院,推開后門,眼前的一切把胡承蔭驚了個目瞪口呆。1陳達先生的寓所后面居然有個小湖,雖然面積不大,但湖水十分清澈,而且毗鄰民宅,自是十分難得。小湖四周花木葳蕤,十分可人,儼然是一個小小的“花園”。“這湖雖然不大,里面魚卻不少。”陳達語氣平淡,卻可以聽出隱隱的喜悅和滿足,他在花園的角落里拾掇一番,遞給胡承蔭一個小鐵桶和一把鏟子。“在我家吃白食可不行,來,幫我挖蚯蚓!”胡承蔭學著陳達先生的樣子,用鏟子把土鏟松,接著在潮潤的泥土中尋找蚯蚓的蹤跡,雨季泥土松軟,倆人很快就挖到了幾十條。陳達看了看胡承蔭的桶底:“夠了!”日頭漸漸向西下墜,湖面粼粼波光,如灑金般璀璨。陳達在魚線上穿了十八個滾鉤,每個滾鉤都貫穿了一條蚯蚓的身體,他的手法非常細致,蚯蚓的肉將每個魚鉤完整包裹住,沒有一點點露在外面。胡承蔭開始的時候不得其法,幾次將蚯蚓的身體扯斷,或是讓魚鉤暴露在外,幾次之后,他便掌握了要領,做得又快又好了。魚鉤串好之后,陳達將魚線伸入湖中,在岸邊支好了釣竿。萬事俱備之后,只等魚上鉤了。陳達先生站起身來,揉了揉腰。“先生,咱們現在干嘛?”“干嘛?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