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二二章 砂丁之苦-《剛毅堅卓的他們》


    第(3/3)頁

    胡承蔭下工之后也不忘在尖子上到處轉,用不上幾天功夫,他就對錫礦工藝的所有程序早已輕車熟路,對天良硐的里里外外也已經了如指掌了。

    蘇家旺在個舊周邊的許多尖子上都呆過,他告訴胡承蔭,個舊的錫礦尖子有好幾種,分為硐尖,草皮尖,沖塃尖和渣滓尾首尖。蘇家旺說,個舊方言叫含礦的土為塃,石頭叫做硤,因為土和石頭都是沒有礦的意思,所以尖子上從上到下都要避諱,不能提及這兩個詞。

    “草皮尖”顧名思義,挖開草皮就是大塃,采礦的方式就是在地表挖明槽。因為草皮尖是露天采礦,只有晴天才能開工,只能在雨季之前把塃挖足,雨季用雨水洗塃,雨水期過,又無水可洗,所以草皮尖的工期只有半年。沖塃尖是在高處發現旺硐,依山開鑿溝路,在山頂修建水塘,利用山勢從高處用水力將礦砂洗凈。渣滓尾首尖則不自己采塃,而是跟其他廠尖及爐房收購未曾洗凈所剩余的塃,還有各爐房揉洗以后余存的渣滓泥漿,加上熔錫爐遺留下來的余渣,再加以揉洗從而得到凈礦。

    硐尖卻不受季節的限制,一年四季皆可采辦。然而硐尖采礦需要的人力物力最多,想要靠辦硐尖發財,一半要靠財力,一半要靠幸運。若是采到富塃,硐尖帶來的利潤可以讓鍋頭一夜暴富,這是其他幾種尖子難以望其項背的。

    從大塃變成大錫,錫礦砂需要經歷采礦、制礦、煉礦三個步驟,采礦就是由欀頭探礦、砂丁背塃的方式將大塃采到地面。制礦是通過揉塃、洗砂等方式剔除大塃中的雜質,煉礦就是將揉洗過后的大塃投入爐房中煉制,最終才能得到銀光閃閃的大錫。

    對于許多小尖子來說,經營的范圍僅限于采礦和制礦,他們沒有自己的爐房,而是選擇將揉洗好的大塃賣給專門的爐房。可對于天良硐這樣大的尖子來說,自然是不肯讓爐房分一杯羹去,天良硐有自己專門的爐房用來煉制大錫。

    胡承蔭一直覺得背塃的砂丁夠苦了,可洗塃的砂丁并不比他們輕松,開采出的塃含有許多雜質和泥沙,需要人工來揉洗。揉洗的第一步是整塃和碎塃,大于五毫米的礦石必須用錘子打碎,進硐背塃的砂丁悉數都是男人,碎塃的砂丁之中卻有很多女工。小于五毫米的礦石就用花崗石做成的大石磨碎塃,蘇家旺說有的尖子是用一匹馬拉,可偌大一個天良硐,沒有養一匹馬,每個碎塃的石磨全靠兩個砂丁一面用盡全力去推,一面不斷往石磨中注入清水,最終將大塃磨成細泥漿。胡承蔭時常能看到她們推得汗流浹背,面目猙獰,青筋暴露。磨好的錫礦砂還要修建兩個水塘進行分級脫泥,將富含錫礦砂的泥漿再分成粗砂、槽心硔和礦泥。平槽師傅拿著竹扒赤腳站在水塘上架的橫木上來回推刮,淘洗礦石,雙腳整日在水槽邊的泥地上走來走去,腳掌已然泡得發白了。

    許多小尖子都只管采塃,然后把采到的塃賣給爐房,由爐房煉成大錫再出售。可天良硐這種大規模的尖子都有自己的爐房。已經到了初秋,個舊的天氣早晚十分寒涼,可爐房的人依舊整日赤膊上陣,豆大的汗珠仍舊隨著動作四處揮灑。爐房每二十四小時才能煉一爐大錫,爐房二十四小時不能離人,煉大錫講究“頭礦二炭三扯風”,第一看大塃的純度,第二看木炭的成色,第三要看扯大爐的技術如何,扯大爐就是拉風箱,八個工人兩人一班四班倒,每班六小時,扯大爐的砂丁都是年輕力壯的后生仔,每人輪班時都要拉三到五個來回,中間不能中斷,鼓風越均勻,爐火越旺,大錫就煉得越好。這些后生仔每次輪班都要在高溫炙烤之下扯好幾個小時的風箱,熱得喘著粗氣,汗如雨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浦城县| 长治市| 德钦县| 崇阳县| 临泉县| 嘉义市| 正阳县| 肥乡县| 宜城市| 毕节市| 黄骅市| 兴化市| 江永县| 通化市| 汝南县| 石首市| 巴林左旗| 沂源县| 通江县| 宁河县| 清水河县| 孟津县| 新建县| 曲阜市| 资兴市| 萨嘎县| 红河县| 吉首市| 卓资县| 大关县| 扶沟县| 望城县| 如皋市| 陈巴尔虎旗| 抚顺县| 吴堡县| 临武县| 舒城县| 中西区|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