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渲染成一片燦爛的仙境, 水波輕輕蕩漾,那么寧靜; 我靠著橋上石欄沉思, 天色慢慢兒暗淡,抬頭忽見 西天閃爍著一顆明亮的星…… 如今我只能在睡夢中瞧見你了—— 啊,落霞潭!我的親人! 從南岳山中到蒙自南湖湖畔, 千里跋涉,隨著風煙流轉; 但愿早日擊潰入侵的敵人, 重返故園,重臨落霞潭!” 趙瑞蕻念罷,所有人都熱烈地鼓起掌來,其中屬聞一多先生鼓掌最為賣力。 “趙瑞蕻這首詩好就好在真情實感,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直抒胸臆,平實動人,好詩!以后等我們的將士打跑了日本人,我一定要去溫州看一看落霞潭,趙瑞蕻,就由你做向導吧!” “聞先生要來我的家鄉,自然是歡迎之至!” “好!就這么說定了!不僅是我去,到時候咱們南湖詩社的所有人都要一起去,在落霞潭再辦一次讀詩會!” 聞一多先生的話語擁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他的話語慷慨激昂,他的肢體語言豐富而生動,他能瞬間驅散你的憂傷,鼓足你的干勁兒,而朱自清先生則是輕聲細語,話不多,卻往往一語中的,一口江蘇揚州人的“吳儂軟語”如小溪般緩緩流淌,直接流入聽者的心中。 “去國懷鄉之情,客居他鄉之意,我們都感受到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林蒲,我在壁報上好像讀過你寫的詩,寫得是湘黔滇旅行團的經歷,寫得很好,來讀一讀吧!” “我這首詩還沒起名字,姑且取名為<忘題>吧! 總共換上第幾只草鞋了 沉著的行腳仍然 和云彩一樣輕快 眼底是幾重山水 無從問朝隨煙霞 暮從歸鴉 旅行人已是一顆 離枝的果實 管它曾否有花香 蜜蜂細腳的蠕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