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生氣歸生氣,路還得繼續(xù)趕。 下一目的地是貴州爐山縣,跟胡承蔭的心情一樣,天上始終下著蒙蒙細雨,途中要過重安江,但重安江流水十分湍急,船只沒法通行,只能通過一座鐵索橋過江,鐵索橋橋長十余米,在兩岸連接數(shù)條鐵索,上面鋪著木板,黃團長通知大家需要過橋,許多不會游泳的人心生畏懼,黃團長、卓大隊長、鄒大隊長帶頭先過,他們告訴同學們這個橋很穩(wěn),一些膽大的同學也跟著過了橋,這鐵索橋果然比看起來牢固許多,后來看到當?shù)厝藸恐咇R過橋,可見其結(jié)實程度。 過江之后又開始沿著公路爬山,大家爬到了觀音山的山頂,這里是湘黔路線的最高點,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從山頂向下望,四周被云??澙@,遠山掩映其中,風景十分迷人。下山之后路途轉(zhuǎn)為平坦。步行團走到距離爐山縣城十五里左右,路過一個山洞,當?shù)厝苏f他是黔東名勝,當?shù)厝硕冀兴按箫L洞”,然而它的洞口提名卻叫“云溪洞”,洞口直徑三米多,洞中又許多被沖刷得十分光滑的鵝卵石,原來此處是地下河道的出口。許多同學在洞口處往里望了望便不肯往里走了,因為從洞口望去,里面烏漆嘛黑有些嚇人,根據(jù)當?shù)厝苏f洞深莫測,入洞數(shù)里陰河依舊沒有斷流,流水聲在洞內(nèi)形成回聲,聽來宛如狂風怒號,所以俗稱“大風洞”。這略顯驚悚的傳說激起了“三劍客”探險的欲望,三人跟當?shù)厝私枇嘶鸢殉镒撸阶叨磧?nèi)越寬闊,然而隨著離洞口越來越遠,眼前越來越黑,最終全靠火把照明,賀礎(chǔ)安一不小心一腳踏進陰河之中,水深沒過膝蓋。陳確錚跟胡承蔭都擔心他受傷,他卻表示自己并無大礙,只是測量了一下水深而已。 走到洞深處,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延伸出很多小洞,不知通到什么地方,若要選擇小洞前行,恐怕三人都要匍匐前進才行。商量之后,三人只管沿著最寬大的洞口走去,誰知才走了大概二百多米就走到了洞口,水聲不絕于耳,卻跟“狂風怒號”差得很遠,想是老百姓越傳越神的緣故。洞內(nèi)的陰河流到洞外變成一個水潭,水潭有人造的石溝倒流,旁邊立一石碑,才知道這是兩年前(1936)縣長開鑿的石潭和石溝,就是為了用此水澆灌附近的田地。三人完成了探險的壯舉,又繞著山路走了一會兒跟大家匯合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放翁兄說的沒錯!”胡承蔭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探險,十分有成就感,跟沒有入洞的同學繪聲繪色地描述洞內(nèi)奇景,言語間不無夸張的成分,早上被豬寵幸之事早已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步行團又走了十里地,在下午兩點多到了爐山,爐山又是一個建在半山腰的小城,以縣城東邊的香爐山而得名,全縣人口約九萬,苗民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縣城經(jīng)過重安江和洪江,兩江交匯使爐山縣成為湘黔交通的樞紐。 步行團到達爐山后被安排在爐山縣城最高處的孔廟里過夜,大家紛紛整理從卡車上搬下來的行李,胡承蔭頭頂就是一尊孔子的塑像,他苦笑一聲,感慨道: “睡在孔老夫子眼皮子底下總比睡在豬的舌頭底下好?。 ? 正在此時,團部派人通知爐山縣政府為步行團師生舉辦了一個漢苗聯(lián)歡會,這讓大家頗為并不多,因為一路上愿意主動親近步行團的苗民并不多,因而十分感謝縣政府的良苦用心。聯(lián)歡會三點在爐山縣立小學的操場上舉行,大家都覺得十分新鮮,覺得終于可以一飽眼福,看到真真正正的苗族歌舞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