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章 ??有驚無險的體檢-《剛毅堅卓的他們》


    第(1/3)頁

    學校一直在計劃將學校遷往別處的事宜,但具體遷到哪里,有說云南的,有說廣西的,沒有定論。周曦沐和曾澗峽都覺得這個傳言很有可能是真的,如今的局面,繼續(xù)留在長沙的確很危險,為了長沙臨大的一千五百名師生著想,還是在后方尋找一個更加安全的辦校地點才行。

    正式的通知來得很快,1938年1月20日,長沙臨大第43次常委會作出了學校遷往昆明的決定,并于1月21日正式公布,南岳分校宣布即日起開始放寒假,正式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期末考試結束后,分校師生分批返回長沙,在那里跟圣經學校的同學一起準備遷校事宜。

    圣經學校布告欄上很快貼出學校決定遷往昆明的布告,課余時間師生們都聚集在布告欄前討論,布告欄上詳細的寫明了全體師生從長沙到昆明的兩種施行辦法:走海路和參加步行團。

    走水路的師生分批經粵漢鐵路至廣州,坐船取道香港,再坐船到安南海防,由滇越公路經河口進入昆明。參加步行團的同學由湘西經貴州直赴昆明,統(tǒng)一實行軍事化管理,沿途可采集標本,了解當地風土民情,做社會調查。

    選擇走海路的師生需要支付相應路費,而選擇步行團的師生旅費全部由學校負責。校方給全體教師路費津貼每人65元,學生每人20元,并在沿途設招待處,指定專人負責接待。規(guī)定所有師生在1938年3月15日之前去昆明校址報到。教職員工可兩種方式任選其一,女生不可參加步行團,男同學需要通過校方體檢方可參加步行團,不參加步行團的男同學可走海路,須有醫(yī)生開具不宜步行的證明。

    周曦沐和曾澗峽兩夫婦到長沙安頓好之后,就開始考慮去昆明的方式。考慮到阮媛的身體,曾澗峽立刻決定了跟阮媛一起走海路去昆明,因為阮媛體弱,他在身邊方便照顧。但擺在曾澗峽夫婦眼前的難題是,從北平到長沙的旅途已經耗盡了曾澗峽和阮媛的積蓄,走海路的路費耗資不菲,曾澗峽捉衿見肘,卻難以啟齒。周曦沐把他們的難處看在眼里,很想幫他們解燃眉之急,可自己的手頭也不寬裕。

    臨大給每個老師都發(fā)放了路費津貼,雖然不多,卻也不無小補。但臨大的一些教授為了幫助沒有路費的貧困學生,將學校發(fā)給自己的65元津貼悉數捐出,周曦沐也響應號召,將津貼捐出了。周曦沐算了算,自己和白蒔芳剩下的錢剛好夠兩人走海路的旅費,再無多余。

    可是周曦沐實在是想幫一幫曾澗峽,因為步行團的一切費用均由學校負擔,最終他想出的辦法是:自己參加步行團去昆明,節(jié)省出一人旅費,白蒔芳跟曾澗峽夫婦二人結伴走海路去昆明。

    實話實說,雖然經濟上的確捉襟見肘,但周曦沐參加步行團并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考量。周曦沐生于京城,還留過洋,眼界可以算是開闊。但他在國內打過交道的盡是些達官顯貴,在國外整日接觸的也大多是學術精英,生活圈子其實很狹小。

    正因為如此,對于中國廣袤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周曦沐有著濃烈的好奇,因此他很想參加步行團,近距離地了解那些他從未見過的人們。想歸想,可是參加步行團就要好長一段時間見不到白蒔芳,也不能在她身旁照顧,心里還是有一些猶豫,所以一直沒能把這個想法告訴過白蒔芳。

    周曦沐沒想到,白蒔芳早早看出了他的心思,而且是她把這個提議先說出了口。

    “我們把旅費借給曾大哥吧,你去參加步行團,我跟阮姐和曾大哥一起走海路去昆明。”

    周曦沐看著白蒔芳青春洋溢的笑臉,一時間眼眶有一些濕潤,緊緊把她抱在了懷中,許久才說道: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說的就是你我了。”

    “在這世界上,我是最了解你的人啊,你的所思所想,我全部都知道。”

    “可是我們真的要很長很長時間見不到面了,我想你了怎么辦?”

    “你可以給我寫信呀!講講沿途的風土人情、奇聞異事,等我們在昆明重逢的時候當作禮物送給我,好不好!”

    “好,我會每天寫一封信給你,對了,我還要把我的速寫本帶上,把路上的美景都畫下來,等我們重逢的時候給你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台东县| 兰西县| 衢州市| 五寨县| 开远市| 济宁市| 佛学| 德令哈市| 古蔺县| 抚松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平县| 都兰县| 屏东市| 鄂托克旗| 凭祥市| 滦平县| 松阳县| 高台县| 河间市| 珲春市| 商城县| 泌阳县| 孝感市| 三穗县| 商南县| 台北市| 疏勒县| 宁晋县| 新和县| 水富县| 凤山市| 武隆县| 乌海市| 乡宁县| 孟村| 隆昌县| 延津县| 阜新|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