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重振-《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第(1/3)頁
永歷十四年,五月初七。
鼓浪嶼,陽光明媚,海風(fēng)勁爽。
鼓浪嶼又名五龍嶼,是廈門島西南側(cè)的一個小島嶼,距離廈門只有一里之遙。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風(fēng)光甚是怡人。
最中間的一座小山,頂部是一塊巨巖,夏日陽光猛烈時,會將整塊巨巖照得閃閃發(fā)亮,所以又被島民稱為日光巖。
從日光巖頂端向外望去,包括廈門島在內(nèi)的數(shù)十里海域盡收眼底,一覽無余。
鼓浪嶼對面的廈門港是鄭軍水師停泊地,是難得的深水良港,巨大的海船停泊于此,不用擔(dān)心潮汐起落而擱淺。
操練水師時,延平郡王鄭成功總會來到鼓浪嶼,登上日光巖的演練臺,讓船上的水手們可以遠遠看到他的旗幟。
這日陳輝、王秀奇、楊朝棟、康幫彥等數(shù)十名大將齊聚日光巖,等待鄭成功下達戰(zhàn)前部署。
“達素、施瑯率數(shù)百戰(zhàn)艦,已駛出泉州港,正向廈門襲來,其中有滿漢八旗步軍數(shù)萬,”
鄭成功臉上表情十分輕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兩廣水師和耿繼茂的兵馬也差不多到了,統(tǒng)帥是吳六奇。”
施瑯早年是鄭芝龍部將,曾隨鄭芝龍降清。后來反正到明軍隊伍中,鄭成功對他頗為倚重。
不料施瑯和其他將領(lǐng)發(fā)生矛盾,再次叛明降清,被清廷任命為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吳六奇曾深受永歷信任,被委任為潮汕總兵,執(zhí)掌一方水師。清兵進攻潮汕時,吳六奇臨陣倒戈,將潮汕數(shù)十萬軍民屠戮一空。
戰(zhàn)后,吳六奇受到清廷嘉獎,官運亨通,現(xiàn)在已官至太子太保。
鄭成功攻打南京時,吳六奇趁機指揮兵馬攻擊南澳島,這次又響應(yīng)達素、施瑯的號召,統(tǒng)帥兩廣水師趕赴廈門參戰(zhàn)。
施、吳都是深受皇恩,又叛國降清之徒,東南明軍無不對此二人咬牙切齒,痛恨鄙視。
“施、吳二賊不堪一擊,”忠靖伯陳輝第一個請戰(zhàn),“末將愿帥戰(zhàn)艦二十艘,為大王逐退此賊。”
鄭成功并未立即回應(yīng),而是遙望大海,陷入沉思。
南京大敗,曾讓他悔恨不已,一度意志消沉。隨著西南傳來各種消息,他又重新振作,心頭陰霾一掃而空。
他本以為昆明陷落,西南明軍覆滅已成定局,皇帝也逃不過殉國的厄運。哪知剛從南京回來,西南捷報就從各條隱秘渠道,輾轉(zhuǎn)傳到他手里,竟是一場比一場輝煌。
十三年正月,磨盤山大捷,殲敵五萬。
八月初,李定國、馬寶出大理,連破數(shù)城,又誘敵入鶴慶,殲敵一萬有余。
八月中,永歷親率大軍出通海,在新興州一帶連破三城,殲敵萬余,繳獲糧草十萬石。
十四年初,永歷再次率大軍出安南,殲敵數(shù)萬,重奪安南兩府五州舊地。
一個又一個捷報,重新激起鄭成功的雄心壯志,再不打出威風(fēng),東南就被西南蓋過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锦屏县|
偏关县|
商南县|
玉门市|
吉木萨尔县|
德惠市|
台北县|
金乡县|
金山区|
平顶山市|
厦门市|
炉霍县|
青田县|
芒康县|
焉耆|
三门县|
新竹市|
犍为县|
武安市|
汪清县|
沅江市|
周至县|
靖远县|
监利县|
黄山市|
德昌县|
同心县|
罗田县|
读书|
招远市|
金秀|
三台县|
鸡西市|
柘城县|
德钦县|
桦南县|
诸城市|
永顺县|
维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