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應聲。 大殿內的秦臣全部都高舉著朝笏,躬身一拜,并且高呼道:“臣等參見大王,愿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山呼之聲,在大殿內響徹,傳到了大殿外,王權威肅,凌駕眾生,在這一刻展現。 “諸卿平身。” 嬴政抬手一揮,威嚴無限。 “謝大王隆恩。” 滿朝文武齊聲高呼,然后有序的落座各自的位置。 “有本奏,無本退朝。” 趙高看著朝堂,大聲的喊道。 “啟奏大王。” “臣有本奏。” 尉繚站了出來,恭敬道。 “恩。” 嬴政點點頭:“尉卿說吧。” “滅韓之戰,于我大秦而言已經沒有了阻礙,最多一個月,最少半個月內,必有捷報傳來。” “如今大王已經選定了蒙毅,姚賈兩位大人前往韓境治理,政務與律法已經無需擔心,但是如今還有一事需要慎重處置。” “如若處置不當,后患無窮。” “那便是我大秦攻韓所得韓軍降卒俘虜。” “韓舉國之兵不過寥寥十來萬,而根據目前軍報,我大秦俘獲就有超過八萬人。” “這八萬人放下兵器為俘虜,但如若再拿起兵器就為兵卒。” “如若不妥善安置,讓他們再有拿起兵器的機會,后患無窮。”尉繚一臉嚴肅的說道。 此話落下。 朝堂上的許多大臣也都紛紛點頭。 俘虜,降卒。 這并非是針對于大秦的難題,而是針對于這一方天下千百年的難題。 以往列國對于降卒處置有三種方法,第一,放降卒歸鄉,但是后果就是他們歸鄉后,又會被曾經的朝廷招募,再次為兵,再次為卒,仍然會與之為敵。 對于韓國而言,大秦雖然將覆滅他們。 但是如若放這么多降卒歸鄉,那些亡國不甘的韓國貴胄,那些逃走的韓國權柄人物絕對不會坐以待斃,而且其他列國也必然會暗中生事。 所以放降卒,那是絕對不可取的。 那會給大秦留下后患無窮。 第二,也是最為直截了當的方法,昔日大秦使用過一次,令天下列國敬畏如虎狼,忌憚無比。 長平一戰,大秦武安君白起坑殺趙軍數十萬,讓長平變成了一片人間煉獄,至今,長平都寥無人煙,陰氣森森,無人敢入。 而這樣做的后果便是天下人畏秦如虎狼。 于曾經大秦立國而言,此為震懾,令列國不敢來犯。 而且也省事,徹底杜絕了降卒再次拿起兵器為敵的后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