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信。” “你有統兵一方的天賦,但看軍中之事可不能看表面。” 桓漪轉過身,對著身邊的青年將領道。 “難道趙軍士氣低弱還有貓膩不成?”李信有些詫異的道。 “廉頗這人用兵如神,昔日他在長平布軍,就連武安君也無法攻破他的陣勢,只能與趙國拼持久戰,最終還是通過離間計讓當初的趙王撤下了廉頗,換上了趙括,這才有武安君大破趙國,讓趙國現如今都大受影響。” “此番我據城而守,不出城,不追擊,又有多座城池遙相呼應,互為犄角,廉頗也沒有辦法攻下。” “所以。” “他示我軍以弱,目的就是想讓我放下警惕,讓我軍產生輕視。” “不得不說,他這手段很高明,如若是莽撞一點的,只怕都想著邀功出城追擊了。”桓漪笑了笑,帶著幾分看透的笑意。 “廉頗,果然老謀深算。” “幸虧有上將軍親自掌軍,否則,我不是這廉頗對手。”李信有些感慨的道。 “李信,日子還很長,你也還很年輕,戰場之上,除了要熟知兵法詭變之道,還是要親臨戰場實踐,如若如同昔日的趙國趙括一樣,縱然有兵家之才,卻只有理論,未曾親歷戰場,未有掌軍經驗,最終也只有兵敗身死一途。”桓漪對著李信說道,語氣之中有著對后者的強烈期望。 “多謝上將軍教誨,末將銘記于心。”李信鄭重回道。 “在大秦軍中年輕一輩,你也足夠出彩了。” “能夠比得上你將才的,蒙武那家伙的兒子蒙恬,王翦那家伙的兒子王賁,他們自幼就在軍中長大,熟兵家,有統兵天賦,而你也不逞多讓。” “你們三人在我大秦年輕一輩之中當為翹楚。”桓漪笑著說道。 “多謝上將軍看重,李信還差得遠,不過在李信心目中,還有一人值得敬佩。”李信不卑不亢的說道。 “誰?” 桓漪笑了笑。 “如今在韓國戰場上風頭正甚的那個年輕將領,得大王恩重,在全軍賜予宣揚的趙玄。” “他,從末將現在知道的,無論是勇力還是統兵,似乎都出乎常人預料。”李信帶著幾分敬佩的道。 “趙玄?” 桓漪一愣,然后也點了點頭:“的確,我大秦滅韓之戰,最為出彩的便是這趙玄了。” “破邊境就斬一主將,嶄露頭角。” “陽翟一戰,暴鳶聚兵而守,若非強攻根本不可能破城,不付出上萬銳士的代價,幾乎不可能破城。” “但趙玄以騎兵攻城,破陽翟,斬了暴鳶那廝,著實是讓本將沒有想到的。”桓漪也是感嘆的道。 “說起來。” “趙玄騎兵攻城雖看似莽撞,但是卻也讓暴鳶引起了輕視,城門被趙玄斬破后,士氣已喪,或許這就是趙玄騎兵攻城的目的,一來是速度很快,二來也是為了引起暴鳶輕視。”李信分析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