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在耐著性子看完論文之后,劉一鳴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后拿起馬上電話,給周巖打了過去。
“周巖,實驗數據準確嗎?”
“老師,咱們學校的實驗室水平也不差,您讓人重復一遍,不就結了?”
周巖無良的回復,讓劉一鳴覺得腦仁有點疼:“你這臭小子,你把咱們學校實驗室的骨干都挖走了,你讓我重復實驗,快說……”
“我個人可以保證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那也就是,以這個模型為基礎,設計發動機是可行的?”劉一鳴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的興奮。
“應該是可行的,不過,有很多材料問題需要解決……”
“行了,我先掛了……”
掛了電話之后,劉一鳴又把論文發給了自己的老朋友們……
連續奮斗了“無數個日夜”的周巖,難得有休息的機會,早晨起床鍛煉之后,又睡了個回籠覺。
再睜開眼,起床,開到客廳,發現媳婦兒正樂呵地一邊追劇,一邊做手工,一起忙活的還有周媽和秦媽。
五彩繩?
周巖腦子轉了好幾個圈,才反應過來:老家這邊,端午節都還在孩子手腕上系五彩繩,端午之后,第一次洪水扔掉……
至于來源,周巖沒問過,就連老一輩的長輩都不知道,問就是“消災解難”。
而端午節的時候,每家出嫁的姑姑,都會到娘家送桃、送粽子,而娘家的侄子,還能收到桃核做的小飾物,同樣是辟邪用的,而且還不用扔掉。
不過,成年許久的周巖已經很多年沒收到過來自于端午節的“饋贈”了,因此一時間沒想起來。
還沒等周巖有什么動作,一旁的老娘突然來了一句:“石頭,馬上就到端午節了,準備點粽子葉……”
“箬竹,還是桲欏葉?”
箬竹,就是三角粽子常用的箬葉,周巖老家這邊,也有用蘆葦葉的;至于桲欏葉,也是槲樹的葉子,包出來的粽子,則是“磚頭”粽。
一般來說,周媽端午節很少做粽子,都是從娘家拿,而眼下親家有回家過端午的趨向,周媽自然得準備點時興的禮物。
“都搞一點吧,光箬竹的,也不太好看……”
“那餡兒呢?純糯米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