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星海號因為設計的時候水下部分采用的低阻造型,經濟巡航速度差不多能達到二十節,折算到陸地上,時速還不到四十公里。
前一下午再加夜間航行了十七八個時,船也就堪堪駛出了黃海的范圍。
清晨六點多,星海號在遠離航道的魚類洄游通道附近下錨待機。
而船剛挺穩,姨夫趙永新就找到了周巖,也不知道御父有道姨是怎么交代的,這位一向很有主見,甚至是有點軸的長輩,竟然同意了周巖的合伙兒方案。
兩人聊了一會兒,周巖帶著姨夫來到了船橋室。
“老鄧,有大魚嗎?”
老鄧瞅了一眼負責通訊導航的海員:“丁兒!”
“周總,這附近有上升流,有不少魚過來覓食……至于大魚……”丁瞅了一眼聲吶的反饋屏幕,“暫時……”
“快看!看體型,應該是大型掠食魚類,深度一百五十米到兩百米,速度四十節……”
船橋室里所有饒臉上都閃過一絲喜色。
雖然大家都不是專業的金槍魚釣手,可也經常惡補相關的知識,剛才丁報出來的一系列數據,跟金槍魚的“六維曲線”吻合。
船長老鄧跟周巖互相對視了一眼,拿起了艦長席上的電話:“除留守人員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到后甲板釣位,有大魚!”
跟在周巖身后的姨夫,此時也顧不上跟外甥談自己雄心壯志了,跟船橋室里的人,一起跑到劉具房,取瘤大魚專用的自動釣竿。
“誰去拿釣餌!假餌……”
當周巖拿著自己的專用釣具來到后甲板的釣臺時,大多數船員都已經拋鉤了。就連業務不太熟練的姨夫,也已經掛好了假餌,正在甩竿。
釣金槍專用的釣竿上,裝的都是電絞盤,拋鉤之后,直接將釣竿固定在釣臺專用的釣架上,等著魚上鉤就可以了。
“下鉤之后,留一部分人看守,其他人可以去餐廳吃早飯了!”
周巖淡定地掛上假餌,甩了出去,然后將魚竿固定在釣架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