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巖沒轍,只能帶上了三只拖油瓶。 秦若舒倒是輕車熟路,一聽要下田,趕緊跑到周巖老娘跟前,要了“農婦三件套”:遮陽帽、冰絲套袖、鞋子。 周家這樣的裝備倒是挺全,可輪到林大少爺的時候,就只剩周巖從首都帶回來干活用的工裝了。 為了避免少爺姐們餓著、渴著,周老娘將閑置了很久的車載冰箱找了出來,塞到了牧馬人上,還在車后備箱里,塞上了一大堆各式各樣的零食。 準備就緒,“重裝”出發。 到霖方,林大少爺才發現,自己的到來,除了添亂,沒有別的用處。 翻耕用的梨和耙,都是已經實現了自動裝卸,需要人操作的地方,也就是往銷軸孔里塞銷軸,加銷子。 至于播種,自動化程度可能低一點:需要人工往播種料斗里加種子和有機肥。 即便如此,林盛飛也幫不上什么忙:不扛不動編織袋,就連有機肥和包裹了種衣劑的種子也不敢碰。 倒是秦若舒,早就習慣了“吃白飯”的角色,笑著從車子后輩箱里,拿了幾個幾張折疊椅,展開,放到一旁,示意大少爺和張菲坐下。 自己則走到周媽媽跟前,亦步亦趨地跟著。 “秦姐,這樣不太好吧?” “我第一次來,享受的也是這待遇,”秦若舒嘿嘿一笑,“在這邊,這是客人應該享受的待遇……” 林盛飛還以為自己會享受周圍村民異樣的眼神,可坐了一會兒,發現除了有幾個面積大的村民,跟自己談地地侃了一陣子,其他人都是自己忙自己的。 機械化耕作的過程,堪稱單調:深耕、施肥、耙平、整畦,之后是撒種和水肥一體的播種。 看了一陣子,林盛飛將目光投向了周圍。 觀察了一陣子,才發現周巖家這塊地,在一塊突出來的“高原”上,根據林盛飛“打聽”到的消息,東陽這邊把這樣的地形成為“臺子”。 視線再向遠處延伸,就是村子所在的周家嶺,綠樹成蔭,炊煙裊裊。 而村子的四周,都是蒼翠的山峰,半山腰往上是茂盛的叢林,山腰往下,連接山林和農田的,是一層層綠色的如課本上等高線一般的梯田。 雖然林盛飛已經在照片上見過可以俯瞰周家嶺全貌的照片,可當“落”到地上之后,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透著泥土清香,還帶著幾分溫潤的清新空氣,嘰嘰喳喳的麻雀,偶爾應喝一聲的野雞,隱隱約約中,空氣中還傳來幾分雞鳴狗叫,給這座世外恬境,增加了幾分人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