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兄弟們當然義不容辭!”
“只是,老六,咱們玩啥?”宿舍老大好奇地盯著周巖。
“無人機!”周巖滿臉笑容,“咱們是飛行器設計專業的,自然得玩飛機!”
眼下才2005年,無人機巨頭大江還在孕育之中,而且普通人對無人機也沒什么印象。
不過,周巖想做的無人機,并不是大號的電動玩具,而是由渦輪螺旋槳驅動的類似于mV-22魚鷹傾轉翼飛機的無人機平臺。
當然,如果周巖也使用螺旋槳,就稱不上是創新了,因此他給無人機配備了四臺函道風扇,放在十年之后,這是基本操作,可眼下,就是妥妥的創新了。
確定了基本構造之后,先給模型吹個模擬風洞,驗證一下效率,順便修改一下細節。
雖宿舍里的一群牲口也玩過專業的模擬風洞軟件,可眼瞅著周巖不停地利用軟件反饋回來的數據修改模型外形,還是感覺有點神奇。
“現在這個階段,叫技術驗證!接下來,才是考驗技術水平的時刻……”
標定技術參數,然后根據各項參數,確定各個組件的技術參數。
這里面,最核心的自然是關系到無人機核心性能的發動機、涵道風扇,以及影響操控性能的電子控制系統。
周巖的野心很大,因此,電子控制系統相對比較復雜,除了飛行控制,電子控制系統還得具備高通量數據傳輸功能。
等周巖將電控系統的功能標定出來,平時自號電子愛好者老大,直接傻眼了:“老六,這么一套玩意兒搞下來,電子專業都能畢業了……”
考慮到很多芯片根本就搞不到,周巖只能將視頻實時傳輸功能給閹割了,改成圖片傳輸功能。
這樣一來,原本飛機載荷艙里攜帶的數碼攝像機,就可以簡化為數碼照相機了。不過,防抖功能,還是得自己搞定……
接下來,就是出圖紙了。
周巖腦袋里的型航空發動機的資料倒是不少,可型的渦輪螺旋槳動力倒是不多,只能根據已有的型號,進行型化處理。
這樣一來,雖然需要重新設計,可也有一個好處:渦輪前總溫度下來了,對材料的溫度要求低了;總體尺寸下來了,對材料的強度要求也就降下來了。
而且,重新設計之后,渦漿發動機的結構也可以簡化了,油路、潤滑以及冷卻,都可以做得很簡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