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何改革?”沈正有點意外。
“職稱體系不變,”周巖抬頭看了一眼已經有幾分昏暗的空,“針對評審制度和對應的福利做出改革。”
一聽周巖要對職稱評審制度動手,沈正就知道自家老板對職稱體系是做過深入研究的。
其實,在九十年代的國企改革中,國內的職稱體系就已經名存實亡了,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工業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更是撕去了職稱體系的遮羞布。
工業智能化,注定了所有的工廠,都不再需配備豐富工作經驗的員工:流水作業,工序分解之后,員工只需要簡單的培訓,就能上崗工作;大多數工人只需要一年,甚至半年,就能成為熟練工種……
雖然在很多傳統的制造行業車間里,職稱體系依舊存在,可那些所謂的高級技師的工作能力,已經很難跟三十多年的同等級技師相比了。
而在工程技術領域,工程師的職稱等級,已經變成隸純的只能衡量技術人員工作年限的標志。
而在這種情況下,含金量相對比較高的學歷,成為了衡量技術人員能力的標志,進一步加劇了校園里的內卷……
“職稱評審體系?”一旁的鄧卓,似乎是所有所得,“周總的意思是,提高職稱的含金量?”
“正解,”周巖笑著點零頭,“眼下國內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進入‘高學歷就業者降低求職要求逼低學歷求職者提升學歷’的死循環了。”
“還真是這么回事?”沈正愣了一下,隨即苦笑到,“同一個工作崗位,有研究生求職,肯定優先錄取研究生,可有些崗位,錄用研究生,著實有點浪費了……”
“更可怕的是……”鄧卓微微嘆了口氣,“很多研究生在就職之后,工作能力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進步,反而會有很大程度的退步……”
“可是……”沈正皺起了眉頭,“咱們如何確定咱們能招收到合適的人才?”
“那還不簡單?很多大學生不是有畢業實習嗎?咱們的招聘從實習生里挑選。當然,如果有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跳過實習階段。至于職稱體系……”
鄧卓斜暼了一眼滿臉笑容的周巖:“周總,按你的意思,估計是按業績、能力,以及知識體系的進步來綜合評價吧?”
“嗯,”周巖點零頭,“至于技工,中低級技師,按工種熟練程度和工作能力來評估,高級技師,需要帶徒弟,福利待遇根據帶出來的徒弟和每年相應難度的工作量來評估……”
“那這樣的話……”鄧卓點零頭,“回頭我讓公司辦擬一份具體的操作方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