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區警局,校招案的十六個嫌疑犯靠墻蹲著,局里的警員都過來幫忙審問。 這些人全都是老油子,一問三不知,進展緩慢。 可他們在警方觀察下,還是被找到了破綻。 就是上次抓捕的洗錢團伙,那些人關在隔壁。 在一次有意安排下,兩伙人發生了短暫且偶然的接觸。 敏銳的警員覺察到兩邊有人是相互認識的,立刻針對這些人突擊審訊。 結果是其中有一位受不住精神壓力,招供了。 那位知道也不多,就是在上線命令下,和對方一起參加過詐騙活動。 作為案件經手人的田行健,意識到兩者間可能有著關系。 他書寫報告,準備將兩起詐騙案并案偵查。 在報告里,田行健認為。 這兩起詐騙案,先后牽涉到幾十名嫌疑人,可能都屬于一個詐騙組織。 寫著,寫著,田行健卻又停筆。 辦案是講究證據的縝密過程,而不是文學創作,沒有詳實的證據鏈,這份報告毫無作用。 就在這時,田行健面前電腦發出嘀嘀聲音。 是qq信息提示。 他點開,發現是好友申請,申請理由是:“我是灰手,有你想要的東西。” 灰手! 田行健立刻警覺,將殺毒軟件,各種電腦助手開啟,然后才是接受好友申請。 對方直截了當發送信息。 “這次的校園詐騙我知道他們的底細,想不想要?” 田行健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手機撥打同事號碼:“老李,讓你們網絡科的技術員過來下,我正在和一位黑客交談,看看能不能找出他的真實位置。” 技術員一路小跑過來,在電腦上各種操作。 可不管他們使用什么方法,都沒發現電腦有被入侵的跡象,也找不出灰手的真實所在。 奇怪的是,灰手回復的聊天信息卻好像知道發生的一切。 “放心,我是守護在黑暗中的正義使者,只會與黑暗中的敵人交手。” “讓你們的人別浪費時間了,他們沒法找到我的位置。” 技術員無奈認同道:“他是個高手,通過代理服務器將自己一層層偽裝,我懷疑就算剝開最后一層,他也會有其他預防手段。” 田行健無奈讓技術員回去,與灰手展開正式交談: “這件事,是林奇野告訴你的?” “不是他,實際上,我對昆市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對于這個案子也很有興趣。” 田行健在紙上寫道:‘灰手身份側寫:可能是昆市人,也可能曾經居住在昆市,有很多朋友在這里。’ 寫完后,聊天繼續。 “詐騙案的資料怎樣才能給我?” “很簡單,將他們一網打盡,至少是在昆市出現的人全部抓住。” “還有詐騙團伙成員在昆市?”田行健感覺頭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