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被冊立為皇太孫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應天,并以極快的速度,向著四面八方擴散。 就像是水面的漣漪,會不斷的攪弄開短暫的平靜,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但凡有點文化,都覺得驚奇。 如今太子殿下年富力強、能力出眾,陛下就急著冊立皇太孫,也不知道是為何。 至于那些星斗小民,目不識丁,哪里會管這么多,頂多就是知道,上邊又發生了大事情。 至于成為太子的是朱棣還是朱樉,跟他們的關系都不大,反正不都是姓朱的人? 有空搭理這個,還不如好好地伺弄田地,爭取那收成又能上漲一些,家里人能吃幾頓飽飯。 古代政治生態就是如此,上層和下層幾乎是隔絕的狀態,百姓只知道現在的皇帝換了人,日子的確是比以前好過許多。 至少這家家戶戶都有菜刀,用不著打申請去借用了,家里也都有余糧,不至于一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就先餓死幾個。 能吃糠咽菜的日子,老百姓已覺得很好,再怎么著,總比餓著肚子,連觀音土都沒得吃要好。 至于這皇帝殺了很多人,死了很多官,那不是該殺該死嗎? 咱們有著安生日子過,管那些官大人作甚,他們在家,指不定大魚大肉呢。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并不相通,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 朱允炆先是知道自己這堂弟要成皇太孫了,心里頭堵得慌,面上少了許多笑容。 隨后,又得知,皇爺爺將他封了淮王,內心里更是凄涼,這意味著沒有正當理由,又或者皇帝召見,從此他再也回不到應天了。 他并非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也不像那頑劣弟弟朱允熥,只顧著玩鬧,相反,他心智更為成熟。 自從父親朱標突然薨逝之后,朱允炆便知道,他需要抓住眼前的機會,好好地表現一番,爭取讓皇爺爺更為看重自己。 能怎么辦?無非就是仁厚淳孝,往朱標的方向靠攏唄。 朱允炆深知自己的劣勢,很難得到以涼國公藍玉為代表的的淮西勛貴支持,但他也有優勢。 那便是這些年來積攢下的口碑,以及年歲較長,再加之母親早已經扶正為正妃,他也算得上是嫡長孫了。 父親朱標的去世,他自然是傷心欲絕,畢竟父親不死,那鐵定會繼承皇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