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微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話音剛一落地,翰林學士劉三吾聞聽朱元璋此言,心中猛然一驚,當即跪拜在地,出言反駁。 前幾日他為陛下密召,入后園商討立儲事宜,當時他便表明觀點,立皇孫為儲君。 回去之后,劉三吾仔細盤算,心中愈發篤定,哪怕是陛下更為中意燕王朱棣,他也要拼死直諫。 其中自然有為江山社稷的考量,皇孫朱允炆,為人仁孝守禮,年雖十五,但觀之已有仁君風范。 這一點,與懿文太子朱標,十分相像,一眾翰林學士,見之欣喜。 反觀燕王朱棣,常年身處北地,沙場征戰,行事剛直驕狂,且殺心極重,若是讓此人當了太子,等陛下百年之后,豈不又是一位鐵血皇帝? 當今陛下手腕鐵血狠辣,縱觀數千年歷史,從未有過,劉三吾人雖老邁,可心智通明,自知如今天下,需要的是一位仁君。 故此,當陛下言稱更為中意燕王時,劉三吾沒有絲毫的猶豫,甚至不惜觸怒龍顏。 其他人并未說話,即便是素來剛直的刑部尚書楊靖,此刻也保持著沉默。 他們在等待著陛下的回應,反駁的話,有一個人說出就已經足夠。 坐在上面的那位,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輩,歷來乾坤獨斷,喜怒不形于色,稍有風雨,便會大興屠刀。 既然陛下已經表明看法,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即便心中有什么想法,只說出一次便也足夠,不必過多重復。 否則,身家性命恐難以保全! 出乎意料的是,陛下神色并沒有變化,依舊是那一副平淡的模樣。 面對劉三吾的反對,朱元璋只是平淡的問道:“為何?” “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 劉三吾將之前所說的話再度拿了出來,他近乎是聲淚俱下,繼續道:“陛下,皇長孫朱允炆仁孝寬厚,與太子殿下最為相似,由他嗣承,最為合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