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毛驤,堂堂錦衣衛指揮使,洪武皇帝最為信任的心腹,一眾臣工恨得牙癢癢、欲除之而后快的鷹犬。 此刻,他只覺得雙耳轟鳴,眼前發昏,冷汗如汞,膝蓋似乎都要酸軟下去,后面的字,是一個也聽不清了。 完了,這回真的完了,恐怕夷三族都是少了,這起碼得是誅九族的節奏。 莫說家中妻小,就算是串門的耗子,恐怕也得砍了腦袋。 一念及此,毛驤悲從中來,以頭搶地,哀聲道:“陛下,微臣……微臣一介武夫,不敢妄言,絕無此心吶。” 朱元璋淡漠的瞥了一眼毛驤,心說我也沒問你啊,你這般緊張作甚? 不過他并未解釋,只揮了揮手,道:“下去吧,叫劉三吾來。” 毛驤如逢大赦,高呼萬歲,一瘸一拐的下去了。 很快,翰林學士劉三吾來至后園,見禮之后,朱元璋賜座。 看著眼前這八十歲的老翁,朱元璋不得不感慨,能在這等靈氣稀薄的世界活到如此歲數,底子果然硬朗。 這些日他為了轉交國運做過多種設想,越發覺得,應當將這皇位給傳承出去。 只不過身為皇帝,行事須得符合身份,再加之他對這一家子實在不算熟悉,又不能貿貿然詢問身邊人。 他前世身為大修,自然知曉上位者一言一詞,都會被人詳加揣摩,他今日詢問身邊太監,明日這消息恐怕就已傳遍應天。 因此,他蟄伏許久,等到太子下葬之后,這才開始詢問皇儲之位。 劉三吾年已八十,然而心智通明,聽朱元璋問起,心中猛然咯噔一聲,險些從凳子上摔落下去。 這個問題,極難回答,劉三吾心知肚明,陛下心中定有人選,只不過還在猶豫,需要做臣子的助力。 劉三吾從凳子上起身,跪倒在地,正色道:“陛下,依禮法而定,應當立皇孫為儲君。” 皇孫? 朱元璋腦海中想起那日在靈堂中所見孩童,近些日常聽宮人暗中議論,言講皇孫朱允炆孝心淳厚,每日為父守靈,感天動地。 只不過,其中到底有幾分真情實感,又或是虛情假意…… 他稍作沉吟,便問道:“皇孫年幼,朕還有幾個兒子,如何不可?”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