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吃飯的時候,他努力想找話題,但每次都是說兩句就斷了。 許多社交恐懼癥的人就是這樣,有時候即使自己努力想跟別人交談,可每次都不知如何挑起話題,不知說些什么。 制造尷尬倒是很拿手。 還好王默不在意,不然這頓飯估計會吃的只剩下尷尬。 王默索性主動問道:“興哥,你這一個多月都在趕通告?” 郝明興點點頭:“是的,全都是一些活動、商演……而且每一次做活動的時候,主辦方必定要我唱《無所謂》,并且還是連唱幾遍。剛開始唱一遍、兩遍還行。十遍二十遍也能接受。但唱上一兩百遍,說實在話現在我聽到《無所謂》這首歌,都有點反胃了。” “哈哈哈。” 王默大笑。 許多因為一首歌爆紅的歌手,估計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郝明興是這樣。 蘇雪瑤也會這樣。 他記得前世龐籠因為一首《兩只蝴蝶》火爆天際后,唱這首歌足足唱了數年。唱到最后,龐籠自己說看到《兩只蝴蝶》的文字都想吐。 王默問:“公司沒有給你寫其它的歌?” 郝明興道:“有,在《無所謂》火了以后。默哥你的作曲部前后給我定制了三首歌曲,可是我在試音后發現全都不如意。唱起來很不帶勁,完全沒有唱《無所謂》時的代入感,所以在和我的經紀人、錢總、劉總等幾人商量后,就放棄了發新歌。因為我經紀人說,現在的發歌一定要謹慎,不能操之過急,畢竟《無所謂》還在熱度上。若是我發的新歌質量不行,反而容易被人詬病、得不償失。” “嗯,你這樣做是對的。” 王默點點頭。 他有些了解郝明興的性格了。 許多歌手在一炮而紅后,基本上都會迅速發海量的歌。 第一是趁著熱度恰爛錢。 第二是如果接下來有第二首歌火了,就是大賺。 但這種行為,卻很容易消耗粉絲們的熱情。 因此,不少因為一首歌而突然爆紅的歌手,沒有把握好機會,過度消費自己的熱度名氣,后面卻又沒有足夠的好歌來支撐熱度。導致短短時間就迅速泯然于眾人。 而現在,郝明興這樣做,就是寧缺毋濫。 王默問:“興哥,你現在有參加綜藝節目嗎?” 郝明興道:“做過一兩次客場嘉賓,但常駐嘉賓的綜藝,雖然國內幾大電視臺都邀請過我,但都被我拒絕了。” 王默:“有歌唱類的綜藝邀請你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