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這個成語就是來自于排行老二的‘睚眥’。因為睚眥平生性格剛烈、好斗,是龍子中的戰(zhàn)神。所以就被古人稱為:一飯之恩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由此便衍生出了‘睚眥必報’的成語。” 一番話,娓娓道來。 聽得許多網(wǎng)友一愣一愣的。 “漲知識了。” “開眼界了啊。” “今天我才知道睚眥必報的來歷。” “瞬間記住了‘睚眥’。” “我也是一下就記住了‘睚眥’,以后有人問起我龍生九子都是誰,我至少能答出來一個答案了。” “太牛了,他怎么如此知識淵博?我剛剛查了資料,九個名字照著念都念不來。而他非但輕松說出了九子的名字,還給我們來了一次知識普及。” 許多網(wǎng)友佩服不已。 哪怕是銀月本人,也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他表情復(fù)雜,說道:“佩服!實在是佩服!來,幫我上兩個嘉年華……不過接下來的題目會更難,請聽第二題:我們在生活中問候別人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到祖宗十八代這個名詞。 比如:我愛你祖宗十八代、你祖宗十八代真漂亮……等句子。 那你知不知道:祖宗十八代是哪十八代?” 話音剛落。 網(wǎng)友們一個個變得熱烈。 “臥槽?” “祖宗十八代居然真的有十八代?” “勞資又開眼界了!” “這都啥題目啊?太變態(tài)了吧?” “你要有這樣的題目,那我就不困了。以后罵人的時候,我不會再只罵一句祖宗十八代,而是一個個拎出來單獨罵。” 在網(wǎng)友們議論時,王默已經(jīng)笑著開口:“這個知識點的確有些冷門,許多人以為祖宗十八代只是虛幻的統(tǒng)稱,更多人以為是它是指自己輩分以上的十八代祖宗。” “但其實并不是。” “所謂的祖宗十八代,其實是指以自己為中心線,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九代為:父、祖、曾、高、天、烈、太、遠(yuǎn)、鼻。” “稱謂分別是:生己者為父,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yuǎn)祖,遠(yuǎn)祖之父為鼻祖。” “下九代為:子、孫、曾、玄、來、晜、仍、云、耳。” “稱謂分別是:己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云孫之子為耳孫。” “各位是不是覺得特別繁瑣難記?但其實并不難。因為有一首《稱謂歌》便是專門來記憶它的:鼻遠(yuǎn)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孫曾玄來,晜?cè)栽贫埂!? 王默的聲音很清亮。 柔和親切。 格外動聽。 仿佛陣陣清涼的風(fēng)蕩入了網(wǎng)友們的心靈深處。 浸潤著眾人的心。 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經(jīng)過他的講解后,仿佛多了一份趣味。 讓眾人聽得津津有味——雖然仍舊聽不懂。 即便是銀月,也差點聽癡了。 因為他手上的答案只有干巴巴的上下九代十八個字。 而王默剛才的答案,不但將祖宗十八代詳細(xì)解釋了出來,甚至還特意說了一首歌來告訴眾人如何記憶。 兩者答案一對比。 宛若云泥之別。 原本王默并不會解釋的如此詳細(xì),只想著將答案說出來即可。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在自己做詳細(xì)解答的時候,聲望就會暴漲。 “還有這事?” 他暗自驚喜。 同時也有些明悟:聲望的獲得,其真正原因是大眾對自己的敬佩、崇拜、驚艷。所以越能讓大眾佩服自己,就能獲得越多聲望。 如此一來,在聽到銀月提的問題后,王默才會做出全面細(xì)致的講解。 效果卓然。 原本一次銀月對王默的挑釁性質(zhì)考核,也漸漸變?yōu)榱酥R普及。 至于提問的銀月,同樣變?yōu)榱寺牨姟? 不知不覺中,王默徹底掌握了此次直播pk的主動,一言一行觸動著眾人的心弦。 他的直播間。 彈幕內(nèi)容再一次變樣。 “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看手機(jī)。” “我服了,大哥,我服了還不行嗎?” “臥槽,太牛逼了啊。這種答案,哪怕是我照著書念都念不來啊。” “端來了小板凳,認(rèn)真聽課中。” “關(guān)鍵是這種枯燥的知識,經(jīng)過主播的講解后,我居然聽得津津有味。” “我也是,感覺比上高中聽講時還認(rèn)真。” “這樣牛逼的主播,有人居然污蔑他是王默。” “聲音像王默又怎么樣?像王默就該死嗎?” “……” 至于禮物,更是變得越來越多。 甚至有幾個網(wǎng)友跟著銀月打賞了一連串的嘉年華,讓直播間變得一片絢麗。 直到王默止住話匣。 銀月深呼吸了好幾口氣,才繼續(xù)道:“助理,幫我上兩個嘉年華……現(xiàn)在只剩下最后一道題了,若是這道題你回答完美,我不但送出十個嘉年華,還親口喊你為老師。” “問吧。” 王默微微點頭。 銀月沉聲道:“請聽,第三題:我國歷史上的兵法策略《三十六計》共分為幾大類?每大類具體是哪幾計?” 哦? 第三題是這個? 王默眉毛一挑。 藍(lán)星的歷史進(jìn)程大體跟前世地球差不多,唐朝之前的歷史文化幾乎沒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