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同于作曲部的沸騰。 聲樂部。 許多人內(nèi)心無比復雜。 尤其是之前拒絕了王默試音的幾名歌手,全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再高傲,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尤其是何芝,腸子都悔青了。 當初若是答應了王默的試音,那自己有很大可能會成為《隱形的翅膀》的演唱者。 因為她的音色,跟蘇雪瑤差別并不大。 既然蘇雪瑤能夠得到王默的認可,那她當然也行。 如果《隱形的翅膀》是她演唱的歌,她敢肯定能夠憑借這首歌的成績,從二線歌手一舉沖入一線歌手的行列。 但世界上沒有后悔藥。 經(jīng)紀人見何芝愁眉苦臉,出聲到:“要不,我去問問王默?既然他能夠?qū)懗觥峨[形的翅膀》,那也能寫出類似風格的歌。屆時只要他再創(chuàng)作出一首同類型歌曲給你唱,以你的咖位,獲得的成績絕對會遠超蘇雪瑤。” “那……你替我問問。” 何芝猶豫半響,答應了經(jīng)紀人。 自己終究還是低了頭。 但即便這樣,她依然有些想不通:作曲人在一首歌中,真的有這么重要的作用?重要到能夠決定歌手的命運? 她不愿意相信。 一直以來,歌手都是占據(jù)絕對的主動地位。作詞、作曲、編曲、制作人……等全都只能聽從歌手的意見,跟著歌手走。 這是市場公認的鐵律。 但郝明興、蘇雪瑤的例子擺在面前,又讓她不得不信。 何芝的這種念頭,同樣在聲樂部幾乎每一個歌手的內(nèi)心深處升起。 當然。 有兩人,始終都沒有懷疑過。 第一個是:郝明興。 第二個便是:蘇雪瑤。 當有人將你從深淵中拉出來后,你難道還要去質(zhì)疑救你的人? 這天一大早,蘇雪瑤就早早從家里出發(fā),去一家早餐店買了兩個大肉包、一根油條、一杯現(xiàn)磨豆?jié){。 然后直奔作曲部。 將早餐小心翼翼放在王默的桌子上。 便見到劉正文笑瞇瞇迎了上來:“喲,雪瑤又在給王默帶早餐?” 蘇雪瑤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順帶的,舉手之勞而已。” 王默以前從不吃早餐。 主打一個年輕人扛得住。 當然,主要是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