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為暗勁? 拳經有云:暗勁隱而薄發(fā),起于體內,散于體外,看似無發(fā)力,實則力已發(fā)。 形意拳明勁打人如炮轟,暗勁打人如針扎,化勁打人如掛畫。 這句話是大和尚跟王龍虎提到過的,明勁打人如炮轟,出手千斤力,又響又重,打在人身上當真堪比大炮,這是王龍虎能理解的。 但暗勁打人如針扎是個什么意思,在此之前王龍虎始終捉摸不透。 明勁如此剛猛發(fā)力之下,暗勁該是以一個怎樣的形式做到如針扎呢? 眼前這一拳打出,王龍虎終于是搞明白了其中的拳理奧妙。 人體有十二經脈,表里經脈相合,與之相對應的臟腑絡屬,分別為:包括手三陰經的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的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的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的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以手三陽經里的手陽明大腸經為例,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 上接手太陰肺經于食指,下接足陽明胃經于鼻旁,經脈分布于食指、上肢外側前、肩前、頸、頰、鼻旁。 本經首穴是位于手掌食指末節(jié)橈側的商陽xue,末穴是鼻翼外緣中點旁的迎香穴。 每一條經脈,都連通了人體很多的穴位。 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一同構建起了人體經脈的主體,現(xiàn)今也被中醫(yī)將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合稱為十四經脈。 內家拳武師站樁練功,旨意在將關元穴儲存的精氣通過十四經脈,流傳到全身各處,此時武師出拳有力,功力深厚后便可練出明勁。 從關元穴流出的精氣,又因內家拳閉鎖毛孔,不讓汗水與精氣外泄的關系,只能以周天的形式,一直在: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闕陰心包經、手少陽心焦經、足少陽膽經、足闕陰肝經、手太陰肺經。這樣的十二經脈循環(huán)里不停運轉。 這種狀態(tài)下,人的身體就是一個氣球,在不停地充氣、膨脹。 鍛煉氣球的承受能力同時,也會有爆炸的風險,所以一個內家拳武師能夠在打斗中維持多久的周天運轉,全靠平日里有沒有苦練,功力深不深厚。 以上都是明勁的范疇,武師接觸到的是人體的經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