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現在怡和洋行股價,基本上,在20港幣上下浮動。 出價十倍,那就是按照200港幣一股買入進行增購。 香江置地股價,在8港幣上下浮動。 出價十倍,那就是按照80元一股增買。 十倍股價情況下,無論怡和洋行,還是香江置地,市值都翻十倍,市場上的投資者或者散戶,怕是沒有不會動心的。 那為什么不按照五倍股價來增購? 當然可以。 那個時候,約瑟克家族,甚至,鈕壁堅反應過來后,他們必定會想盡各種辦法拿到資金,然后以更高的價格進行增購。 那種情況下,對于帝國集團來說,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現在,怡和市值在25億港幣左右,香江置地市值在36億港幣左右。 帝國集團已經悄悄買入了21%怡和洋行股票,要拿下怡和洋行49%的股份,那就是要增購28%的股份,按照十倍市值來算,那就是總市值250億港幣,其中28%股份市值,那就是需要花費70億港幣。 帝國集團已經悄悄買入香江置地25%股份,要拿下香江置地49%的股份,那就是需要增購24%的股份,按照十倍市值來算,那就是總市值360億港幣,其中24%股份,需要86億港幣。 這兩個增購總價,加起來已經是156億港幣。 事實上,這已經是現在怡和置地加起來總市值的2.56倍。 這是非常瘋狂的! 現在帝國集團擁有280億港幣的流動資金,也就是說花費156億港幣分別對怡和洋行,香江置地進行增購,完全是可行的。 麥里思,韋理,馬世民,凱拉,唐詩蓮,林秀芝等人都覺得這價錢真的太高了。 逼不得已。 需要花費156億購買怡和置地,他們還真的舍不得。 這個時候,門口傳來敲門聲。 林秀芝去開門。 看到正是老板楊銘。 楊銘關上門后,回到座位上坐下,問道:“討論得如何了?” “老板,經過我們的計算,按照十倍市值來進行增購部分股份。買入怡和洋行需要70億港幣,香江置地需要86億港幣,加起來需要動用156億港幣。” 156億港幣! 這在楊銘的意料之中。 未來的怡和洋行,香江置地,一家都價值萬億港幣。 這156億港幣在這個時代是很值錢,在未來相比起萬億港幣來說,又算得上什么。 楊銘知道,這次如果不拿下,以后沒有機會了。 隨著華資強勢崛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