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是不等人的。 這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東西,便是時間還有歲月。 十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不知不覺間,十年的時間就已經消失,這段時間給北魏國帶來的變化是無比巨大的。 這段歲月,北魏國國力飛快增長。 沒有了貪官污吏,沒有了亂臣賊子,也沒有了諸侯王,就連那些扎根在國家社稷上吸血的幾百年世家也被清空殆盡,壓榨在百姓頭上的豪強地主也清掃一空。 國家怎么可能不興盛呢? 如此,百姓們安居樂業。 在朝廷一系列措施之下,鼓勵生育,百姓大量的生下孩子,人口增長速度是以往的十幾倍,人口變得眾多。 而且所有人思想煥發,已經有了充足的愛國精神! 沒錯,就是愛國精神! 這些年,趙玄奇瘋狂發展教育行業,以鐵血的手段發展教書育人,傳授知識。 甚至規定出一條規矩,讀書人想要當官,不能只讀死書,必須得下鄉勞作一年,才能成為合格的官員。 趙玄奇又把被壟斷的讀書行業成為大眾行業,派出大量的讀書人進入鄉里,免費的教書育人,免費的教人識字,教人認識國家大事。 得益于他的聲望,還有手底下的十萬精兵,包括這些年打下來的赫赫功名,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他的動作。 同時,又強迫百姓們讀書識字,培養忠君愛國的思想,朝廷對學習厲害的村民,還會進行豐厚獎勵。 假如某個年輕人有讀書的潛力,國家還會免費出錢讀書,并且對該家庭進行資助。 要知道,以往的普通人是根本不能讀書學字,這種只有文曲星才能做的事情,只有豪門大族的子弟才能做的高尚事情,結果每一個普通百姓都有機會去學。 所以百姓們激動萬分,感動的五體投地,學習十分刻苦,主動學習認字,也十分樂意把孩子送去讀書。 人一旦有了學識,才能更好的思考,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也才能明白家國的概念,有了大集體的思維。 在趙玄奇的這一番操作之下,許多人已經對北魏國擁有國家概念,培養出來充足的愛國精神,愿意為國家做出奉獻,做出犧牲。 同時十分厭惡貪官污吏,許多人培養出了良善的品德,社會十分安定,作奸犯科的事情少上許多。 隨著這十年時間的發展,國家力量越來越強大,愛國之人越來越多,所以對于大一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當年漢國崩裂,化作南趙北魏。 分裂至今,已經有了幾百年歲月。 在這種愛國思想的促進下,許多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統一家國,恢復漢家榮耀,讓漢家男兒再度偉大! 民間聲勢沸騰,渴望大一統! 也許,這可以稱之為第一次文化啟蒙運動。 …… 十年后的今天,趙玄奇的年紀不斷增長,已經有了四十五歲的年齡。 他的臉上多出皺紋,頭上也可以看見若有若無的白色發絲,整個人已經顯露出老態。 身體逐漸變得干瘦,皮膚變得暗沉,再也不負年輕時候的面貌,就連思考能力也在下降。 在這十年的時間里,因為國家安定,大亂之后需要平定的發展,所以趙玄奇并沒有在其他方面太折騰國家。 無為而治才是最適合當今國情。 趙玄奇任由百姓發展,他做的事情,更多的是教書,完美的發揮出帝師的作用。 作為皇帝的老師,他每天都認真研究教書育人,研究完美的文案,然后把自身的理論還有思想,通通傳達給小皇帝。 他把自身的抱負,自身的想法,以及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分辨忠奸,緩緩的教育慶隆帝。 在教育慶隆帝方面,趙玄奇傾注著大量的心血,花費掉大量時間,努力把他培養成為一位明君。 在古代,一個明君,對于國家才是最重要的! 單獨的教育是沒有作用的,還需要讓皇帝切實體會百姓的苦難,切實的接觸底層人民,才能明白百姓的不簡單,才能努力上進。 為此,趙玄奇有一段時間,甚至還帶著慶隆帝下鄉,下田種地,吃百姓吃的難吃食物,穿百姓穿的粗糙布衣,感受百姓疾苦。 并且帶著慶隆帝暗自巡查官員,培養官場人情,學會處理政務,學會分析事情。 皇天不負有心人。 趙玄奇的心血沒有白費。 因為慶隆帝的確是個好皇帝。 慶隆帝不負重任,認真學習,瘋狂的汲取知識。 他的性格十分良善,品德也十分高尚,不僅十分有禮貌,而且思維邏輯清晰,頭腦靈活,學習知識十分快。 趙玄奇所說的一切,他都通通記在心里,甚至可以舉一反三,有著獨特的見解。 慶隆帝不會單獨的被趙玄奇牽著鼻子走,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做事十分穩重。 在這些年的培養中,他已經有了中興之志,并且有著很好的治國能力,政治能力近乎滿分。 最重要的是,慶隆帝對于趙玄奇這位老師十分尊敬,任何事情都會對趙玄奇進行過問,有不懂的事情也會主動請教趙玄奇,十分客氣。 君臣二人,十分知心。 趙玄奇覺得,以如今慶隆帝的能力,在不久的將來,他絕對會是一個明君! 他將是一個比華夏秦皇漢武更加厲害的帝王! 整個國家在他的帶領之下,絕對會走向更加興盛,變得更加輝煌! 所以,在慶隆帝二十歲的時候,趙玄奇已經逐漸開始放權利給慶隆帝,慢慢讓慶隆帝開始親政。 他把手中的權力,逐漸交給慶隆帝。 從只手遮天的權臣,沒有任何隱瞞沒有任何私藏的緩緩把手中全部的力量,無私的交給帝王。 這種事情,放在任何時代都是炸裂性的。 趙玄奇的品德得到無數人稱贊,也有無數官員把趙玄奇作為最終楷模,朝著他學習。 “陛下,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里了,接下來好好休息,臣就告退了。” 趙玄奇結束今天的講課,緩緩告退。 慶隆帝站起身,尊敬的朝趙玄奇行禮道:“老師慢走。” 在慶隆帝的目光中,趙玄奇緩緩離開房間,離開院子,然后離開輝煌皇宮。 趙玄奇離開皇宮后,心情十分不錯,因為今天的課程慶隆帝完成的十分完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