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蹄嶺,座落于仙橋鎮境內,早年馬蹄嶺亦是河灣林場管轄區。后因嶺上林木砍伐干凈,這座山嶺漸漸便荒廢下來。而嶺中水庫,也是為防洪蓄水所建。 這座建設于七十年代初期的水庫,因資金還有建筑材料等問題,建設規格自然不如那些大型的重點水庫。正因如此,兩年前山洪爆發,水庫隨即發生潰壩。 值得慶幸的是,早前在嶺下定居的村民,因林場搬遷也陸續搬至其它新屯居住。盡管嶺下還有少量村民居住,但潰壩并未對下游百姓造成太大傷害。 可即便如此,潰壩之后早前生活在嶺下,本就不多的住戶,最終也選擇搬遷。在別人眼里,馬蹄嶺已然不存在太多價值,可牧山河最終卻選定這個地方。 嶺下已然荒廢,早年村民定居開墾出來的糧田,只需重新平整深耕一番,便能再次成為良田。至于危害頗大的荒廢水庫,他更是花重金重新修筑。 通過林場還有鎮里的關系,他請來專業的施工隊,用鋼筋水泥澆灌一條大壩。除了加固水庫大壩,牧山河還修建泄洪渠,即便山洪爆發也不會有潰壩風險。 只是重修這樣一座大壩,花費高達五六萬元。如此巨額費用,讓鎮里掏錢的話,肯定掏不出來。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座幾乎荒廢的水庫。 雖然存在一定隱患,可讓鎮里掏這么多錢維修,很多干部都覺得不劃算。現在牧山河愿意出錢,替鎮里重修這座水庫,只要求二十年的水庫承包權。 不管從那個角度想,鎮里都覺得賺了。不用鎮里出錢,解決這座水庫遺留的隱患。等二十年后,鎮里還能收回水庫的承包權,那不是純賺嗎? 可在牧山河看來,將近三千一年的水庫承包費,現在聽上去確實有點貴。但維修水庫的花費,他有信心用不了兩年,就從水庫里賺回來。 看到基壩已經落成的水庫,牧山河也笑著道:“現在水庫可以開始蓄水了吧?” “可以了!只是最近沒什么雨水,所以水庫蓄水速度比較慢。不過,這樣也好,至少沒耽誤我們修建大壩。牧少,水庫蓄水前,要不要派人打撈一下水庫里的魚?” “這水庫還有魚?” “應該有!雖然水庫兩年前潰壩,但庫灣那里始終都有水,有些地方甚至深達三四米。有那么深的水,自然能留住一些魚。不過,打撈起來比較麻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