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生活在林區(qū)的百姓而言,起參這種活基本都會。當(dāng)新民屯的村民,得知牧山河準(zhǔn)備起參時,他們也很好奇,牧山河承包的這塊參地,到底能出多少參。 就今年的園參價格來說,比去年又貴了一些。不少冒險承包參地的人,今年起參聽說都大賺一筆。而牧山河百多丈的參地,怕是能出兩千斤左右的參。 按眼下每斤參,價格達(dá)到近四十元,若是能出兩千斤的參,那就是將近八萬塊的收入。如今這個時代,萬元戶都尚且稀罕,何況是八個萬元戶呢? 雖然這是六年累積下來的收入,可對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而言,家庭年收入能過萬的,恐怕都找不出幾家來。或許正因如此,林區(qū)百姓才會開始積極的種植園參。 在這些種植戶看來,只要辛苦六年,家里就能靠賣參富裕起來。可他們從未想過,六年之后如果園參行情大跌,六年辛苦白費(fèi)不說,還可能變得一貧如洗啊! 當(dāng)木興富牽著兩輛馬車,清早便抵達(dá)牧山河的參園時,看到突然出現(xiàn)的幾個陌生人,他也適時上前道:“山子,這幾位是?” “我朋友,知道我今天起參,特意過來幫忙,他們跟二旺叔認(rèn)識的。軒哥,這是我二旺叔的父親,也是我們屯子的老村長。” “木村長,你好!” 見孫軒、周紅杰、李易都客氣的上前問好,木興富也好奇道:“你們當(dāng)過兵?” “嗯!我們跟二旺班長一樣,以前都當(dāng)過兵。只不過,二旺班長當(dāng)?shù)谋任覀冊纭!? “哦,這樣嘛!行,那就辛苦你們了。” 做為牧山河信任的長輩,木興富自然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其它被招呼來幫忙的村民,看到孫軒這三個陌生人時,也多少顯得有些意外。 可看到開始遞煙倒水的牧山河,他們也笑著道:“山子,這下終于解放了!” “是啊!今天把參起出來一賣,往后就輕松了。” “那你明年,還打算種參嗎?” “不種了!現(xiàn)在種的人多,我怕將來賣不出價,還是找點(diǎn)其它事情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