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便知道幾年后,園參產業會受到重創,雙甸這個靠種植園參而聞名的縣城,也會自此變得一片蕭條。可眼下,誰會想到這種事,會在幾年后上演呢? 就算有人跟牧山河一樣,預判到園參市場,會在幾年后產量遠比銷量多幾倍。可如今連很多單位都參與其中,火熱種植園參的形勢下,誰敢潑冷水呢? 正是知曉這一點,牧山河才沒大肆宣揚。不然的話,明明是一番好意,反倒會惹人嫌棄甚至背后說風涼話。這種‘好人難當’的道理,他又豈會不知。 跟木家人說這些,也是因為前世牧山河聽說,在城里開貨車的木友達,跟別人合伙承包參園,最后血本無歸的事。這一世,他自然不希望這種事發生。 有恩報恩,在牧山河看來也是應該遵行的道理。但眼下,木友達對承包參地種參,似乎沒多大興趣。但牧山河還是把這事的風險說出來,避免他掉進這個坑里。 至于身為林場副場長的木友誠,心里不太認同他說的話,牧山河也不會生氣。事實上,即便木友誠認同種參有風險,可他敢阻攔林場繼續賣開墾的參地嗎? 比去年提早幾天回家,以至受邀出席幾戶村民殺豬宴請。可待在屯里的牧山河,依然跟往常一樣,沒什么事就待在家里,很少跟屯里其它人接觸。 盡管這樣顯得有些不合情,可他兩世性格都如此,又怎么可能輕易改變呢? 看著從小居住的木制平房小院,牧山河略顯感慨道:“前世我歸來時,整個屯子已然變成一片廢墟。封山育林政策實施后,很多屯子都搬遷到其它地方。 這種大勢,恐怕我也無力改變,但有機會的話,還是盡量將它保留下來。不管怎么說,這座屯子記載的,不光是我兒時記憶,其它孩子何嘗不是如此呢?” 早前借吃飯的機會,牧山河跟木友誠打聽過,承包山林地的一些情況。得出的結果是,目前這種承包山林的政策,在林區周邊似乎沒人有興趣。 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看來,能夠承包的山林地,都是那些砍伐過后的山林。山上沒什么值錢的東西,承包這樣的山林地,又有什么意義呢? 至于栽種林木,等林木長大后就能砍伐,那也需要得到審批才行。私自砍伐林木,那是犯法的行為。亂砍亂伐這種事,在林區還是被明令禁止的。 如果因蓋房或其它原因,家里需要一些林木,同樣需要得到屯里跟林場的認可。一句話,涉及林木相關的事,都必須得到林場的同意,否則就會有麻煩。 眼下林場對待一些村民,隔三差五往家里背林木,大多都不會說什么。只要這些林木,不是從林場偷的,又或者在山里大肆砍伐的,那自然不會追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