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時候連他本人都沒有察覺的期待。 沒有誰能比他更期望,這個兒子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重新變成當初那個銳意進取,聰明果敢的長公子,然后從自己手中接過這個偌大的帝國。 但,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家兒子的脾性,跟自己年輕時一樣的執拗倔強,他認準的道路,恐怕是回不了頭了。 …… 公子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又宅心仁厚,拋開他那頭鐵的屬性不談,真是一個極有魅力的人。 加上扶蘇又是大秦長公子,深得始皇帝的喜愛和看重,朝野之中追隨者甚眾。隨著長公子扶蘇離開皇宮,他因為勸諫始皇帝不要濫殺無辜,從而觸怒始皇帝,被逐出咸陽,前往上郡的消息也在有心人的驅動下,隨之流傳出來。 朝野震動。 不少人感動地直流眼淚,自發地匯聚到扶蘇公子府前,想要為扶蘇公子送行。 然而,等他們走到扶蘇公子府,這才發現,扶蘇公子府大門緊閉,他們心心念念的扶蘇公子,早已經走得不見了蹤影。 所有人:…… 不過,好在扶蘇在咸陽城聲望真的很高。 他就像螢火蟲似的,自帶幾分引人注目的光輝,他雖然低調出行,但還是很快就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公子慢走——” “公子珍重啊——” “公子一路順風——” “……” 一路走來,路途兩邊的百姓,無不自發地聚攏過來,為他送行,甚至有些激動的學子、百姓擋住了馬車的去路,跪在了路上。 扶蘇只能跳下馬車,親自把他們一一扶起,然后沖著四下深施一禮。 “扶蘇在次多謝各位鄉親父老的厚愛——但使命在身,不便久留,還請各位讓一讓,讓我車馬過去……” 人群這才依依不舍地讓出一條道路。 所以,因為這些,快出咸陽城門的時候,還真被這些人追上了扶蘇的馬車。 不要認為扶蘇的追隨者只有朝中的官吏以及那些讀書的學子,其實他身邊最忠誠的擁躉者是那些六國余孽。 因為六國已經滅亡了,支持分封制的長公子扶蘇才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