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93年,3月20日。 這天是周六,燕京市民在四環路上超跑,為燕京首次申奧造勢。 包括平頭在內的大部分鄰居,都特意從二環,跑去四環看熱鬧去了,大雜院里只剩下江曉楓和小李。 江曉楓沒去湊熱鬧,倒不是不愛國,也不是沒有集體榮譽感,只是,在他的記憶中,燕京的這次申奧計劃,十有八九要黃。 在屋里練吉他練的有些枯燥無聊了,江曉楓就想約小李,去燕京的景區玩玩。 雖然小李是地道的燕京人,但燕京的的許多景區,他都沒有去過。 比如,聞名中外的長城,他長這么大,也就去過一次。 還有故宮,小李從小到大,也只去過一次,還是因為學校組織才去的。 作為異鄉人的江曉楓,對燕京還是挺感興趣的,之前沒去,是因為沒伴去,一個人去沒意思。 現在有了小李這個伙伴,門票價格也不貴,隨便一個著名景區,最多也就一元兩元的門票錢,江曉楓也消費得起,就拉著小李,一塊去燕京的那些著名風景區觀光旅游。 話說,從解放初期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旅游景區的門票價格,一直執行的是低票價政策,門票為5分、1角。 直到1990年,燕京市旅游景區經與市物價局共同研究,報燕京市人民鄭府批準,調整了部分景區門票價格,但仍漲幅不大,一般由五角調整為1一2元。 嚴格意義上來說,華國旅游景區實行甲乙種門票并軌制后,京城市旅游景區的門票價格,也就是1996年之后,才開始逐漸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燕京,路上的交通工具,主要還是以自行車為主,然后是黃色的面的,還有夏利,桑塔納,以及公共汽車。 江曉楓和小李因為囊中羞澀,無論去哪個景區,都選擇乘坐5毛錢的公共汽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 不過,由于燕京太大,江曉楓和小李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坐車上了,再加上,景區也大,隨便去一個景區,都會花掉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的時間。 因此,兩天下來,江曉楓和小李只去了故宮、圓明園,還有后海,以及鼓樓。 值得一提的是,后海和鼓樓這兩個地方,是小李主動向江曉楓推薦的。 后海說是“海”,其實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是舊時皇家獨享的一泓清池。 這時的后海,還不像后來那樣到處都是酒吧,海邊隨處可見提籠架鳥的,打太極拳的,練圓號的,練黑管的,票友吊嗓子的,沿街叫賣的,不是天通苑占著過街天橋的那種,是推著自行車串胡同的那種沿街。 這時后海的種種聲音,江曉楓閉著眼睛,也能瞬間知道:這就是燕京。 而小李推薦江曉楓去鼓樓的目的,倒是挺純粹的,主要是為了看姑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