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汪文言自己說過這話,太子在這個時候專門一提,文武百官感覺確實有點像。 東林黨聚集了不少“義士”,還有“俠義者”。 這個汪文言是個秀才,但是非常聰明,平時行為舉止就像俠客一樣。 楊漣也是言官中的英雄,那種出風頭、聚集義士,好像有狹義那股味。 朱由校臉上浮現出惋惜的表情,語氣也是:“游俠沒有墨家是會犯禁的,御史言官沒有墨家約束就搞游俠那一套,可不行啊~ 汪文言的俠義沒有約束搞過頭了,哪有墨家的精神,根本就是行刺那一套,劉若愚你給大家說說最后的場景吧。” “奴婢遵旨。” 劉若愚心里再次銘記大智若愚,臉上非常正經地說道:“汪文言嘴上這么說,但背后暗藏了倭國忍者的機關盒,還自以為這是墨家機關術。 他突然要用機關盒行刺,被騰驤左衛百戶巨子周遇吉當場發現,直接斬斷手臂,不久失血過多而死。其余游俠多已擊殺,他們有數人用倭刀,可知是什么貨色。” 半真半假、大智若愚啦~ 不一會,劉若愚就讓司禮監的人,帶著證物展示給文武百官。 這些宮人都是跟劉若愚一樣,被朱由校炸碎火場救出來的。現在都是他的死忠粉絲,這些危險武器拿在他們手中完全不用擔心。 百官們惱怒,沒想到這個汪文言還通倭啊~ 倭國機關盒、倭刀,這些可不是正常喜好儒家、墨家士子會用的東西。 少數尤其恪守儒家禮儀的官員心里厭惡起來:這個汪文言怎么這樣?還以為他是代表士林反對強權的智囊,結果真面目竟然如此…… 這回從明面上和背地里,汪文言的名聲都臭了。 哪怕是還在場的東林黨錢謙益、劉懋等人,心里面也高呼上當。 朱由校正是想達到這個效果,后面朱純臣大抄家,還能再讓士林震驚一次。 “不過汪文言跟我說到了墨家、提到了游俠和俠義,本監國感覺咱們大明的言官,其實就是朝堂上的游俠,經常秉承俠義之道,相比于儒更像墨啊~” 忽然拋出這個想法,大臣們安靜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