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校其實沒想到武勛們這么配合。 估計也是看到自己釣魚的本領,連東林黨等文官都完敗,此事不效忠支持,怕被專門針對。 既然這么配合地交出京營權力,那也要給些別的好處讓他們有點甜頭。 他以不容置疑地語氣說道:“此次有諸多職位出現(xiàn)空缺,有一批重要府衙需要換血。六部暫時不做巨大變動,但是司禮監(jiān)、東廠、錦衣衛(wèi)和京營和都察院必須改一改了。 因為茲事體大,且內閣、吏部都有參與叛亂者,所以孤要新設一機構,只屬于父皇與我,與內閣地位接近,但只負責軍師兵馬變革改組。 此機構只有協(xié)助改革兵馬的職權,與不涉軍的政事無關,專門針對京營、東廠、錦衣衛(wèi)和五城兵馬司、順天府改革換血。” 群臣一想這是肯定的啊。這種大事之后哪次不是大換血? 靖難之后不僅朝堂換很多人,連京城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正統(tǒng)景泰年間,權力大更迭。奪門之變后那可是血雨腥風,于謙、石亨等人相繼處死,還有曹吉祥之叛。 再往后正德駕崩嘉靖登基,雖然沒發(fā)生兵變,但是正德朱厚照的一批寵臣被拿下處死,嘉靖上位也不放權的首輔楊廷和撤掉。 百官們已經有心理準備。 知道本來就會有官員換血,再加上叛亂這種重量級事件,肯定要大幅改組和收回權力。 這次叛亂這么大,涉及這么多兵馬,那新設一個與內閣接近,卻只負責兵馬改革的衙門,確實很合理。 同意啊。 就算有些官員心里不愿意,可是太子有能力干掉叛亂,有實力和手段讓武勛配合,那誰還去傻乎乎硬碰硬呢? “臣以為祖制不可輕動!” 還真有! 百官心想誰啊,這誰啊公然反對是傻嗎? 順著聲音一看……咳,原來是他啊,那不奇怪,這人如果不反對就是個小丑,反對則是尋死,反對也正常。 公然反對者,正是左光斗。 剛才裝傻充愣,好像給嚇蒙了,現(xiàn)在又站出來反對。 他大聲喊道:“什么新設機構,還要與內閣地位相當!這不是違背祖制是什么?監(jiān)國殿下,您才監(jiān)國兩天,就搞這么多事情,恐怕對天下安定無益啊?!? 第(1/3)頁